31、简述中国与西方古代关于人性的观点比较?
西方古代哲学:
(1)人的感性需要(感性幸福)更能体现人的本性(自然性),理性的作用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追求感性幸福
(2)人的理性本身(道德追求)更能体现人的本性,感性欲望应该受到理性的指导,甚至控制
中国古代哲学:
人性向善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理性本身的人性论相类似,因为向善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而突出理性也意味着“克制人的感性欲望”中国哲学的人性为恶的理论与西方哲学中的突出感性需要的人性论相似,因为“为恶”强调的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而突出感性需要强调的也是“感性欲望是人的本性”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有些人性本善,有些人性本恶,有些人性善恶相混,西方古代哲学中不怀疑热是感性与理论的统一体,只是在强调人的本性时有所侧重罢了。
32、简述人性中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内容?
(1)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人性中的先天因素主要是人的自然因素
(2)人性中的后天因素。后天的人性论决定于社会环境和人的选择,人是环境的产物
人性作为后天环境影响和自我选择的结果,应该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
(3)人性是先天和后天的统一
33、简述企业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
(1)以人为本的两种对象:以全体社会成员为;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本
(2)以人为本的完整含义: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手段
34、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目的?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目的:
1)积极或肯定意识的工作;
2)消极或否定意义上的工作;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目的:
1)真正以股东为目的;
2)真正以顾客为目的;
3)真正以员工为目的: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物质生活条件;企业应该保证员工基本精神生活需要,并努力不断提高员工的精神生活条件;
35、企业如何实现以人为手段?
(1)实现以全体社会成员为手段:
1)企业努力使社会中各种与企业相关的组织服务于企业
2)企业努力使社会全体成员服务于企业
(2)实现以股东、员工和顾客为手段:1)企业努力使股东服务于企业
2)企业努力使顾客服务于企业
3)企业努力使员工服务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