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7《毛邓三概论》复习资料: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第一节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P195
2. 狭义的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成的、与经济、政治、社会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P195
3. 先进的文化:是指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它最基本最直接的价值取向是崇尚和追求先进性。 P195
4. 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P196
5. 邓小平和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其中关键的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P196
6. 江泽民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P196
7.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要大力建设和谐文化。P196
8. 和谐文化:p197
(1) 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想象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我们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为内在规定的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9.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意义:p198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及其原因:p198-199
(1) 根本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2) 原因:
① 培育“四有”公民,是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
② 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体公民的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③ 培育“四有”公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p200
(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二为);
(2)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双百);
(3)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的方针 (三贴近);
(4) 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5)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两手抓)。
12. 邓小平的一系列“两手抓”,包括:p201
(1) 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
(2) 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3) 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关键)。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文化的根本。p201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相互关系:p202
(1) 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③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 社会主义荣辱观。
(2) 相互关系: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①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② 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③ 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④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p203
(1)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进步、社会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2)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同步.一个半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总是不断吸收、借鉴、融合各种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继承中前进,在创新中发展。
(3) 马克思主义的曲折发展,使马克思主义经受住了考验,将使马克思主义更健康地发展。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但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在21世纪,社会主义仍然有着广阔的前景。
小结: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和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历史和实践发展的必然结论。摆脱贫穷落后,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儿女世世代代的梦想和追求。P205
5. 理想是有层次的: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把革命理想划分为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两个层次。
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P205
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心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地体现。P206
7. 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成果。P206
8.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包括:p207
(1) 民族优良传统:
①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③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革命斗争时期的:
① 井冈山精神
② 长征精神
③ 延安精神
④ 西柏坡精神
(3)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
① 大庆精神
② 雷锋精神
③ “两弹一星”精神
(4)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
① 64字创业精神
② 抗洪精神
③ 抗击“非典”精神
④ 青藏铁路精神
9.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八荣八耻”P207
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委员时提出:
(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意义:p207-208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发扬了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传统,概括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集中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和时代风尚。“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的结合,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6)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P209
2.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P209
3.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P209
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
(1)首先,这在我国有充分的社会条件;
(2)其次,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3)再次,这可以更好地实现先进性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
4.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p210
(1)首先,这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
(2)其次,这也要求国家和集体要重视和依法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3)再次,必须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弘扬爱国主义,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五爱)为基本要求:p210
(1)首先,爱国主义是人民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
(2)其次,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3)再次,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6.发展教育和科学的重要意义:p211—212
(1)教育和科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民族素质、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发展教育和科学,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2)教育是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
(3)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进入21世纪,科技进步愈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的焦点。
(4)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现代国家的一种战略性资源,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7.当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p215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