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考前重点串讲:第六章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2015-09-16 10:35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六章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

1. 测量是人们通过对现实世界细致的系统观察而把握某种现象存在程度的过程。
2.社会测量中与自然科学测量最接近的是定量测量。

 
3. 【重点】测量活动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重要的作用?【201001多选】
答:(1)测量可以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存在的状况;
(2)测量工具通常比人的感官更敏感;
(3)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测量,有时候还可以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4)靠一定标准化工具测量的结果不会随特定观察者而变化;
(5)测量还能帮助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
 
4. 【重点】简述测量过程包括什么步骤?【200901单选】
答:(1)要把测量对象以概念的形式表示出来,这就是“概念化”过程;
(2)针对需要测量的概念,构造相应的测量工具,这属于“操作化”的内容;
(3)用测量工具对测量对象进行经验观察,这是“资料收集”的任务。
 
5. 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测量工具重复测量同一个对象时,得到相同研究结果的可能性,指的是测量的可靠性。
6. 效度是指测量工具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概念的真实含义,指的是测量的准确性。
7. 测量层次有四种:1、定类测量;2、定序测量;3、定距测量;4、定比测量。
8. 信度有三种类型: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
10.测量层次有四种:1、定类测量;2、定序测量;3、定距测量;4、定比测量。【200710单选、200810单选、201010单选、201101】
11.【重点】简述处理缺失值的常用方法?
答:首先,如缺失值占的比重不大,可考虑删除那些有缺失值的被访者。考虑:一是剩下的数据是否还能满足统计分析的需要;二是否会使样本代表性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到分析结果。
   其次,如果指数有多个指标,可以考虑用已有数据的平均值来代替缺失值。当指标太少时,最好不用平均值方法。
   最后,在大样本和指标较多的情况下,还可以用随机方法给缺失值赋值。如果在统计分析时还要将该指数与其它变量进行相关分析,则最好不要采用随机赋值的方法,因可能会增大相关分析中的误差。
 
12. 【重点】信度与效度有什么关系?【200901多选、200910单选】
答:信度与效度是评估测量质量的两个标准。
    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效度的充分条件。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首先,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
    其次,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最后,可信的测量,不一定都是有效的。
 
上一篇: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考前重点串讲:第五章抽样

下一篇: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考前重点串讲:第七章问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