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350社会研究方法考前重点串讲:第五章抽样
第五章 抽样
1. 抽样方法可分为两类;1、非概率抽样;2、概率抽样。
2.【记忆】为什么说“街头拦人”不是随机抽样?
答:虽然方便抽样旨在排除主观因素的影响,纯粹依靠客观机遇来抽取对象,但它并没有通过随机过程,使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有相等的被抽中概率。
3.【重点】在社会研究中为什么要抽样?
答:主要是考虑研究成本和研究的可行性。
首先,在社会研究中,由于经费预算的约束而需要控制被调查者的数量。
其次,难以经常性地对一些太大的总体进行普查。
只要抽样是按随机原则实施的,被抽出的少数能精确地代表全体对象的情况;对象少了,也可进行更细致深入的研究,得到更全面的研究资料。
4.【重点】抽样的主要步骤是什么?【200901单选、200910论述、201101多选】
答:设计抽样方案、抽取样本、评估样本等步骤。
设计抽样方案:首先界定总体;其次是介绍抽样框的具体内容;第三是要确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最后是根据不同的目标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5.非概率抽样方法有四种:1、方便抽样(又叫偶遇抽样);2、配额抽样;3、判断抽样(又叫立意抽样);4、雪球抽样(又称网络抽样)。
6.【重点】配额抽样有两点先天不足:(1)不易掌握总体的最新资料 (2)有很大的随意性
7.【记忆】判断抽样又称立意抽样,是指研究者根据其研究的目的或专家的判断来选取样本。
8.【记忆】方便抽样又称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来选取样本。
9.【重点】分层抽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首先要确定根据什幺原则确定分层变量,分层变量的值就是总体的层次。
其次要确定各层之间的样本比例,可采取等比例分层和不等比例分层抽样。
最后是确定实际分层抽取样本的方法。一是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并计算各层在总体中的比例。
10.判断抽样经常被用于以下三种研究场景?
答:1、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择特别能提供信息的独特个案;
2、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很难以接近的特殊人群;
3、研究者用判断抽样来选取某种特殊个案类型,以便进行深入探究。
11.【重点】简述简单随机抽样的不足?
答:(1)当总体规模大时,采取这种抽样方法工作量较大;
(2)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在总体中比较分散,加大费用
12.试析分层抽样与配额抽样的区别与联系?
答:配额抽样是一种非概率抽样方法;分层抽样是一种概率抽样方法。配额抽样是在非随机的前提下进行的定比抽样,分层抽样并不一定是定比例的抽样。配额抽样实际上是不随机的分层定比抽样。
13.简述影响样本规模的各种因素?【200901单选】
答:抽样精度是影响样本规模的首要因素。抽样精度越高,样本规模也越大。对较大总体,在给定精度的条件下,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之间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样本增大并不会带来精度的线性增长。
总体标准差是反映总体元素间异质性程度的指标。给定抽样精度,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样本规模也越小,代表性越好。此外,研究者的财力、物力、人力和研究计划要使用的时间长短对样本规模都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