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9)

2015-07-22 15:30来源:福建自考网
技术开发的种类与对象
  一、技术开发及其中类
  技术开发是指于企业中第一次应用或出现的新技术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小革新、小发明(小改小革)
  2、局部革新
  3、技术创新和发明
  我国现阶段工业建设的重点是对现有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革。
  技术开发是技术改革的前导,技术改革是技术开发的后续。
  二、技术开发的对象
  简述技术开发的对象
  1、产品的开发(核心)
  新产品开发,老产品改造。
  2、设备与工具的开发
  设计制造各种先进的新的专用设备和工具。
  对现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和革新。
  3、生产工业的开发
  工艺方法、工艺流程、劳动者的操作技能、工艺装备。
  4、能源和原材料的开发
  是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途径。
  5、改善生产环境的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的途径和条件
  一、技术开发的途径
  1、独创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
  2、引进(转移)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⑴引进的内容:技术知识、技术装备、工业产权。
  ⑵引进的方式:移植、嫁接、插条、交配(协作开发)。
  3、综合与延伸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⑴综合型的方式:单项移植,相互组配;多种学科技术的综合。
  ⑵延伸型的技术开发有深度、强度、规模。
  4、总结提高型的技术开发途径
  二、技术开发的条件
  1、科学技术工作队伍
  ⑴一定的数量;
  ⑵合理的结构。
  ①学科结构;
  ②职能结构;
  ③能级结构;
  ④年龄结构。
  2、技术开发的经费
  ⑴财政拨款;
  ⑵自筹资金;
  ⑶合同收入;
  ⑷银行贷款。
  3、技术开发的装备。
  技术装备水平也是衡量技术开发能力的重要标志。
  4、技术开发场所。
  5、科学技术情报。
  技术类型、技术结构和技术配套
  一、技术类型
  1、按技术的形态分类
  物质形态技术、智能形态技术。
  在技术开发中,二者要同步开发。
  2、按技术的时间分类
  ⑴传统技术:古老的传统技术,常规技术。
  ⑵现代技术:新兴技术,尖端技术。
  3、按新、老技术相互关系分类
  代替技术、极限技术。
  二、技术结构
  技术结构是指不同型技术之间的组合与量的比例关系。
  1、要素结构
  生产手段、工艺(方法)、劳动者。
  2、层次结构
  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初级技术。
  3、相关结构
  主体技术(骨干技术)、工友技术、相关技术。
  4、序列结构
  设计技术、测试技术、工艺技术、检验技术、操作运营技术、保养维修技术。
  三、技术配套
  技术的评价与应用一、技术的评价
  技术的评价是指对技术开发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全面审查、综合分析和比较鉴别。
  1、技术评价的原则
  ⑴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与生产可行性相结合;
  ⑵当前需要和长远需要相结合;
  ⑶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
  2、技术评价的内容
  ⑴技术价值的评价:先进性、适用性;
  ⑵经济价值的评价;
  ⑶社会价值的评价。
  3、技术评价的方法
  ⑴经济评价法;
  ⑵综合评价法。
  二、技术成果的应用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一、设计准备
  1、对产品设计的要求
  ⑴符合客户的使用要求;
  ⑵满足制造要求;
  ⑶贯彻国家的技术政策——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2、产品设计的程序
  ⑴初步设计;专题试验研究——先行开发阶段
  ⑵技术设计;——定型阶段
  ⑶工作图设计。
  二、工艺准备
  1、产品设计的工艺性分析和审查(在设计工作阶段进行)
  2、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准备的总纲,一般有主任工艺师(产品工艺师)提出初稿。
  工艺方案编制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正确确定工艺装备系数。
  产品产量大,标准化、通用化程度低、工人技术水品低,工艺装备系数应大一些。
  3、工艺文件的编制
  在工艺文件中,最主要的是工艺规程。
  ⑴工艺路线卡;
  ⑵工艺卡;
  ⑶工序卡;
  ⑷工艺守则。
  4、工艺装备的设计
  专用的工艺装备才需要本厂设计与制造。
  工艺装备的设计和制造是生产准备中工作量最大,周期最长的阶段。
  5、日常工艺管理
  三、试制鉴定
  1、试制程序
  ⑴样品试制
  目的是考核产品设计质量,一般在试验车间(实验室)进行。
  ⑵小批试制
  重点在于工艺准备,在正式生产线上进行。
  2、试制与鉴定
  新产品试制后,必须进行鉴定,以确定是否可以进入下一阶段试制或成批大量生产。
  新产品鉴定后,必须拿到鉴定书。
上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8)

下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