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传播学概论》如果能够以某种方式抹掉施拉姆对传播学领域的贡献,世界上就不会有传播学这样一个学科了。点击查看2019年4月福建自考备考《传播学概论》复习第四章(1)
第四章传播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传播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
1.归纳、演绎的区别
归纳: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2.机率的观点与机械决定论的区别
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机械决定论认为,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照某种规律精确地发生的。未来的一切都是由过去的一切严格决定的。传播现象的一切都由过去预先决定了的。
二、问答
1.传播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或者说为何传播学的经验研究具有科学性)?
(1)科学性
传播学研究总是从理论或实际的课题入手,依据一定的法则和程序,系统地收集与分析相关的现象性资料,从而得出有意义的研究结论。科学性表现在:
①先导:系统的理论框架
②过程:可靠的控制机制
③研究:严格的分析手段
④结论:良好的复制功能
(2)操作性
现代传播学正是在面向实际、注重操作的社会背景下,于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步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其特色表现在其研究目的的三个梯次分布上:
①描述。即对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作出符合实际的描述。
②解释。即对研究对象的活动过程及特点作出解释。
③预测与控制。根据描述与解释的结果,预测在采取某种措施或创高一定条件以后,对象可能发生的变化,或者根据现有的测量指标,预测一定时间间隔以后对象的发展。
(3)综合化与定量化
综合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尽可能采多重设计和研究手段。定量化指在传播学研究中对传播活动和传播现象采用数量化的研究设计和分析手段。
2.传播学研究的基本观点
①历史的观点,从该时代人们的传播活动的全部现实条件出发;将传播现象及其变化放在历史的全部变化中去。
②机率的观点,主张用传播现象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窨来说明传播现象的复杂性。
③系统的观点,把一组相互作用并且相关程度较强的因素作为一个系统。要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传播学理论建构的类型和方法?
依据自学考试吴文虎2000年版《传播学概论》整理。特此声明: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复习参考使用。
(1)归纳理论:归纳理论以数据为基础,把数据反映的实际关系组织为理论原则。
(2)演绎理论:演绎从理论解释出发,寻求数据以检验理论的预测。
(3)机能理论:机能理论综合了归纳与演绎两种成分,既强调数据,又重视解释。
(4)模型:模型法是一种对于客观存在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的科学抽象。
4.传播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①选择课题
②确定研究客体
③研究设计
④搜集资料
⑤分析资料
⑥结论
5.传播学经验研究的不足与解决办法
不足:一是过分偏重微观研究,二是过分依赖定量方法,三是很多人冲在维护现行体制的立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