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
1、管理: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遵循事物客观规律,运用合理的管理手段、方法和程序,对管理客体通过实施、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和创新等职能,协调他人活动,发挥各种资源作用,共同实现既定的目标的活动过程。
2、体育管理:指体育管理行为的实施者,通过采取管理和体育的方法,一实现体育管理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的职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充分发挥各种体育资源的合力作用,实现既定体育目标的过程。
3、从众:指群体成员为减轻群体压力,而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群体标准保持一致现象。
4、规范:指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5、个性:又称“人格”,指在先天生理素质基础上,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常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区别于他人的个体倾向和个体心理特征的总和。
6、态度:指对于物体、人物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它可以是赞成也可以使反对,它们反映了个体对于某一对象的内心感受。
7、认知失调理论:指态度之间以及态度行为之间存在的不协调或不一致。
8、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组织和解释自己的感觉印象的过程。
9、群体:是为了实现某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10、体育管理体制: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
11、社区:是以一定区域为基础,有相互关系,共同交往,冬天利益的社区群体,社会组织所构成的一个社会实体。
12、角色:人们对在某个社会单位中占有一个地位所期望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
13、角色冲突:个人面临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角色期待是所形成的心理矛盾状态
角色知觉:个体对自己在某种环境中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反应的认识
角色同一性:对一种角色的态度与实际角色行为的一致性
角色期待:别人认为你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中应该作出什么样的行为
反应心理契约:在特定环境中,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成员间对双方行为模式的心理期待
14、社区体育:除在学校和武装力量中开展的体育之外,在社会一切其他行业或活动领域的人们在余暇时间中开展的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