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外朝制:汉武帝时,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在组织上实行的一种制度。中外朝制指的是中外相所形成的两套处理政务的官员系统。汉武帝时提拔一批中下层官员充当自己的高级侍从,出入宫廷,组成皇帝的私人秘书班子,形成中朝决策的格局。从此,国家政务的决策权转到由宫廷侍从官组成的中朝,以丞相为首的外朝退居到执行政务的地位。中外朝制起到削弱相权的作用,确保了皇帝作为国家行政首脑的地位。
6、领或录尚书事的制度:即用内廷高官领或录尚书事,总揽朝政,以使尚书台所做出的决策在三公府得以顺利执行。这样,领或尚书录事成为真正的宰相,三公仅是名义上的宰相而已。
7、列卿的名称和职责:九卿:
(1)奉常:西汉称太常,掌宗庙礼仪;
(2)郎中令。西汉改称光禄勋,掌宫廷警卫;
(3)太仆。掌宫廷车马;
(4)卫尉。掌皇宫保卫;
(5)典客。西汉曾更名大行令、大鸿胪、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
(6)廷尉。掌司法;
(7)治粟内吏。西汉更名为大农令、大司农、掌财政税收;
(8)宗正。掌皇族内部事务;
(9)少府。掌山河湖海税收及手工业制造。另还有与九卿相当的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大匠(掌土木工程)和大长秋(掌皇后的各种事务),他们与九卿合称列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