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复习资料(一)

2018-08-13 14:50来源:福建自考网
自考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复习资料(一)

  1、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世界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2、国际货物贸易:也叫有形贸易,有形贸易的进出口必须办理通关手续,因而反映在海关统计中,构成一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重要内容。
  3、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4、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
  5、国际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不同点:
  6、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
  (1)跨境提供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
  (4)自然人流动
  7、衡量一国对外货物贸易和国际货物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
  (1)对外贸易额:一国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的总和。
  (2)国际贸易额
  (3)对外贸易量:
  (4)国际贸易量:
  8、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已考)
  (1)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2)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3)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4)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9、国际贸易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0、对外贸易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11、国际贸易由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两部分组成。
  12、奴隶社会,进行贸易的商品主要有两类:
  (1)奴隶
  (2)供奴隶主和王室享用的奢侈品
  13、自然优势: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自然环境优势,比如气候、土壤、矿产资源等。
  14、中国的服务贸易中,最主要的项目是:
  (1)旅游
  (2)运输
  (3)其他商业服务
  15、国际贸易结构:是指不同类别的货物(或服务)贸易额在世界货物(或服务)贸易总额中的比例构成。
  16、获得性优势:~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殊技术或技巧等。
  17、绝对优势理论: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基于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指各国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当一国能够用同样的资源生产比别国更多的产品,从而使每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别国,则称之为~。它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的。
  18、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各国应集中生产在本国国内具有最大优势的商品,而只应放弃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的商品。代表人物有大卫·李嘉图。
  19、要素禀赋理论(赫-俄理论ORH-O理论)的主要内容:(由赫克歇尔和俄林创立的)
  (1)商品价格的国际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
  (2)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
  (3)各国商品价格比例不同是由要素价格比例不同决定的

上一篇:自考00067《财务管理学》重点复习(二)

下一篇:自考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复习资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