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都江堰》
《都江堰》
《作家作品》
余秋雨 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散文家。本文选自《文化苦旅》。本文是一篇游记。
《主旨》
描绘了都江堰水利工程,高度赞扬了为民造福的李冰父子。
《课文层次》
《学习要点与难点》
1.掌握运用对比手法。
将长城与都江堰对比;将海水与都江堰对比;将秦始皇的指令与李冰的指令对比;将有所执持而无所专攻的官僚与因官位而称为实践科学家的李冰对比。
2.掌握对都江堰水势的描写方法。
(1)欲扬先抑;(2)声音;(3)感觉:(4)写水势:先侧面描写:与海水对比,后用拟人手法描写水势。其寓意:壮丽的驯顺。
3.文章的思辨色彩。
不是单纯描写自然景物,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
《重点段落分析》
1.教材130页,倒数第3段。“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终究又胜利了。”
(1)“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真正履行了为民造福的职责;
(2)“长锸”象征为民造福的政治;
(3)“金杖玉玺、铁戟钢锤”象征争名夺利的政治;
(4)“他失败了”在官场上面失败了;
(5)“终究又胜利了”在为民造福上面胜利了。
2.“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
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
3.“水在这里,吃足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万不可忘了都江堰。”
这段文字的修辞方法: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