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寡人之于国也》

2015-09-24 16:21来源:福建自考网
《寡人之于国也》
  《作家作品》
  孟子:(1)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2)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3)其散文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的论辩方法。
  《主旨》
  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
  《学习要点与难点》
  1.孟子王道政治的内容。
  (1)反对霸道,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生产。
  (2)使人民养生丧死无遗憾,再施以礼义道德教育。
  2.本文论述的线索
  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
  3.本文的内容结构。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1)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2)孟子先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揭示梁惠王做法实际上与邻国没有本质的区别。
  (3)阐述了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及应该持有的正确态度。
  4.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
  (1)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
  5.善用比喻。
  (1)“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
  (2)用拿刀杀人,说“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比喻不顾百姓的死活,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
  6.排比句
  (1)“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7.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风格
  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
  8.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主要采用演绎法。

上一篇:自考03707《毛邓三概论》复习资料: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下一篇: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