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7《毛邓三概论》复习资料:第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了“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p91
2.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重要探索成果:p91-93
(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82年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4)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3.十三大, 全面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表明了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p93
4.所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p93
(1)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2)指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3)即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4)也就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两层基本含义:p93
(1)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社会性质);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我们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发展程度)。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异同:p95
(1)相似: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2)区别:
①经济基础不同。
前者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已经成为主体,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
后者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不是社会经济的主体。
②主要矛盾不同。
前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后者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③根本任务不同。
前者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后者的根本任务除了发展生产力之外,还要抓阶级斗争,解决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问题。
7.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p96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 (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8.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十分重要:p97
(1)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克服急躁情绪
(2)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就要求我们埋头苦干。
(3)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有助于我们树立信心。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p98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最基本的国情,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3)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p100
2.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1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101-102
(1)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这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是基本路线最主要的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3)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4)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p102
5.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p102
(1)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3)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4)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6.如何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p103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使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是我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7.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P103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p103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规定了我国走什么道路)
(2)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实行什么样的政治经济制度)
(3)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由什么性质的政党来领导)
(4)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
9.四项基本原则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p103
(1)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和谐的环境;
(3)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
10.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P104
(1)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2)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两者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1.资产阶级自由化p104
(1)反对共产党的领导;
(2)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3)主张资本主义制度;
(4)主张全盘西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的要求,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规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P105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p105
(1)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p105
(1)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p105
(1)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3)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p105
(1)就是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个部分,最高纲领就是党的最终奋斗目标,也称最高理想。最低纲领是党的最近目标或阶段性目标,又称基本纲领。P106
(1)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2)最低纲领:民主革命的纲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现在制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都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7.如何正确理解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p106
(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而共产主义必须是分阶段逐步实现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是最低纲领发展的必然趋势;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
(3)共产党人必须有远大理想,坚持最高纲领,但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现实工作,为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