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5)

2015-07-22 15:33来源:福建自考网
产品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
  一、产品质量
  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还包括过程质量、服务质量。过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统称为工作质量。
  1、产品质量(产品的适用性)
  质量特点: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性能是产品质量的基本要求。
  2、工作质量
  产品质量是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
  二、质量职能
  产品质量有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被称为质量螺旋形上升过程。
  质量职能是为了保证产品具有一定适用性所进行的全部活动的总称。
  质量职能的八个环节(八项职能):市场研究、开发设计、制定工艺、采购、生产制造、检验、销售、服务。
  三、全面质量管理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满足用户需求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2、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对象是全面的;
  3、全面质量管理所管的范围是全面的;
  4、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所采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的。
  (用户需求、全对象、全范围、全员、多方法)
  质量体系
  一、质量体系的概念
  1、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分为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保证。
  内部质量保证是一种管理手段;外部质量保证是取得需方信任的一种手段。
  2、质量控制
  3、质量管理
  4、质量体系
  由机构、职责、程序、活动、能力和资源构成。
  质量体系包括“硬件”和“软件”。
  “硬件”主要是指资源、包括人才、专业技术、设备:“软件”是借助于这些“硬件”所进行的各种质量活动。
  二、质量体系的内容
  ㈠组织机构
  设置与企业质量体系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㈡职责和权限
  直接质量活动:即八项质量职能,市场研究、开发设计、制定工艺、采购、生产制造、检验、销售、服务;
  间接质量活动:质量成本分析、质量信息反馈、人员培训、体系审核。
  ㈢工作程序
  质量体系文件分类:纲领性文件(质量手册)、管理文件、质量控制方案(质量计划)、技术性文件。
  ㈣资源和人员
  质量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
  ㈤质量活动
  全部质量活动可以概括为设计、制造、辅助生产和使用四大过程。
  1、设计过程
  包括市场调查、试验研究、产品设计、制定工艺、新产品试制鉴定。
  2、制造过程
  包括生产制造、检验。
  基本任务:一是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二是找出质量缺陷的原因。
  简述制造过程的质量活动应做好的工作
  ⑴组织质量检验工作;
  ①正确规定检验的范围和专职检验点的设置;
  检验的范围:材料进厂检验、工序间检验、出厂检验。
  由专职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叫做专职检验点。
  专职检验点的设置:关键工序、无法互检的工序、最后工序、难以再检验的工序。
  ②合理地选择检验方法;
  ③实行自检、互检、专检相结合;
  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应以专职检验为主;
  工序检验以生产工人自检、互检为主。
  ⑵加强工艺管理,全面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操作者、原材料、设备、工艺与检测方法、生产环境。
  ⑶掌握质量动态;
  ⑷加强不合格品的管理;
  不合格品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不可修复的(废品);一类属于可以修复的(返修品、回用品、次品)“潜在废品”。
  ⑸实行工序质量控制。
  建立质量控制点是实现工序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凡是制造过程中的质量关键所在和质量上的薄弱环节,均应建立质量控制点严加控制。
  3、使用过程⑴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工作;
  ⑵进行使用效果与使用要求的调查;
  ⑶认真处理出厂产品的质量问题。
  4、辅助生产和服务过程
  三、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论述如何质量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明确企业质量方针和目标;
  2、分配和落实质量职能、完善质量文件;
  3、建立专职的质量管理机构;
  4、建立一套高效灵敏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
  信息反馈的范围:厂内反馈、厂外反馈。
  5、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管理循环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转。
  管理循环简称PDCA循环。
  (P计划阶段)
  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出主要原因;
  拟定措施,制定计划;
  (D执行阶段)
  执行措施、执行计划;
  (C检查阶段)
  检察工作、检查效果;
  (A处理阶段)
  标准化,巩固成绩;
  遗留问题转入下期。
  质量管理的统计方法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
  根据对局部的分析研究来判断总体的质量状况,称为统计判断。
  统计判断的全过程分为三个基本步骤: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判断。
  二、质量管理常用的统计方法
  1、分类法。
  2、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称为巴雷特曲线,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原理。
  80%以内的主要因素;80%-90%之间的次要因素,90%-100%之间的一般因素。
  3、因果分析图法。
  4、直方图法
  对称形是正常形直方图;孤岛形、折齿形、偏向形、双峰形为异常形直方图。
  5、控制图法。
  6、散布图法
  6、统计分析表法。
  ISO9000系列标准
  一、ISO9000系列标准的产生。
  二、ISO9000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内容。
  1、系列标准的结构。
  2、系列标准的内容简介。
  ISO9000《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
  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
  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
  三、质量体系认证作用和认证程序
  1、质量体系认证作用。
  2、质量体系认证程序。
上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4)

下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