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福建自考网!福建自考网为考生提供福建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站信息供学习交流使用,非政府官方网站,官方信息以福建教育考试院www.eeafj.cn为准。
福建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知识点押题资料
想要了解试卷全部的内容,加入【考生交流群】。
《学前儿童保育学》
考试-知识点押题资料
(★机密)
知识点1 学前儿童保育概述
一、学前儿童保育的相关概念
识记:
保育:学前儿童保育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保”,即保护儿童的健康和安全。其次是“育”,即教育儿童使之获得相应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安全自护技能。
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学前儿童保育:主要是指成人为0-6岁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给予他们精心的保护和养育,促进他们身心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的一系列活动。
领会:
保育的范畴
现代保育的首要任务是保障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还必须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保育与教育的关系
保育和教育之间是辩证的关系。
首先保育是教育的基础,保育工作是为托幼机构的教育、教学服务的。
其次,保育本身具有教育的职能,它是托幼机构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要求,幼儿园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二 学前儿童保育的目标、内容和作用
识记
保育的目标:
(1) 促进学前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保障儿童的身体健康。
(2) 培养儿童良好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
(3) 帮助学前儿童认识和适应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
(4)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和充分的发展。
保育的内容:
(1) 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2) 为学前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
(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5) 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
(6) 教学和其他活动中的保育。
领会:
保育对学前儿童的作用
首先,保育为学前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有效的保障。
其次,保育是对学前儿童饮食起居全方位的照顾,也是对他们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
最后,幼儿园时学前儿童接触“社会“、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个主要场所,保育的一部分职责就是帮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
总之,保育工作是琐碎、具体而又平凡的,但它对学前儿童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对他们的影响是持久而深远的。
保育的内容
(1) 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
(2) 为学前儿童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活制度。
(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
(4) 做好学前儿童的卫生保健工作。
(5) 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
6、教学和其他活动中的保育。
三、学前儿童保育的历史发展和观念更新
领会
发达国家学前儿童保育思想对我国学前儿童保育发展的影响
在不同的时期受到了不同国家的影响。早期的幼儿保育和教育更多的接受了英、美和日本的影响,或照搬他们的模式,或聘用他们的人员,有些保育机构就是由教会直接兴办的。新中国成立后,苏联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模式全面的影响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幼儿教育基本上沿袭了苏联的学前教育体系。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也实行了改革开放的策略,以更加开阔的视野,积极借鉴和广泛接受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简要介绍美国和日本在幼儿保育思想方面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1、保育机构的多元化。
2、政府主导和立法保障。
3、理性的教育目标和明确的培养方向。
日本:1、举全国之力发展幼教事业。
2、及其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3、保育宗旨和目标具体明确。
对保育新观念的解释
现代保育观正是与“纲要”和“指南”指导思想一致的,其核心思想是以儿童为本,是保障和促进学前儿童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
(1) 现代保育观念首先应该是科学的。
(2)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人性化的。
(3)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动态的、发展的。
(4) 现代保育观念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
总之,学前保育学是在学前儿童教育、保育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广大幼教工作者长期实践和丰富经验的总结。
知识点2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与保育
一、 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特征
识记:
运动系统的结构组成:由骨、骨连接和肌肉三部分组成,具有保护、支持、运动功能。
骨的构成:由骨膜、骨质、骨髓构成。
骨连接的形式: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形式例如颅骨和脊椎骨,颅骨的骨连接为不活动连接,脊椎骨的骨连接为微动连接,它们的主要功能是起保护作用。间接连接叫关节,如肩关节等,关节具有较好的活动能力,帮助人体完成各种动作。)
神经系统的组成: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功能: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主要的调节作用。
反射弧的组成: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
非条件发射:是先天形成的本能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反射弧比较固定,是一种低级的神经活动。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形成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反射弧不固定的、临时的高级神经活动。
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重复多次后(强化),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自然地重现这一系列活动,并提前做好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镶嵌式活动:大脑皮质区域轮流工作和轮流休息。
保护性抑制:是指活动过度,超过了大脑皮质的工作 能力界限,使皮质神经细胞出现抑制现象,这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能。
呼吸器官特点:
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特点:持久、广泛、缓慢。
领会:
骨的成分与性质的关系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使骨骼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物使骨骼坚硬。学前儿童骨中有机物较多,韧性和弹性较好。
学前儿童骨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骨骼含蛋白质多,有机物多、钙磷少,比较柔软、弹性大,硬度小、可塑性强、受压容易变形弯曲。各个部分骨骼发育完成的时间不同,脊柱的四个弯曲在7岁以前尚未完全固定,容易随着人体不同体位姿势的变化而变化。10-13岁才能钙化完成。因此,腕部力量较为薄弱,下肢长骨的发育要到青春后期才能逐渐完成,长骨的发育结束,身高也就不再增长了。
学前儿童肌肉的发育特点
学前儿童的肌肉收缩力较差,容易疲劳和损伤。大肌肉群发育较早,小肌肉群发育则较晚。在3-4岁大肌肉的发展比较明显,5-6岁开始慢慢发展小肌肉动作。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的特点
学前儿童动作发展先从头部和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发展双臂和腿部的动作,最后是手的精细动作的发展。经过了全身性的、笼统的、散漫的过程以后。才逐步分化成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主要包括大动作的发展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尤其是大脑皮质的快速发育为学前儿童接受教育、适应环境做好了充分的物质准备。
皮肤的发育特点
儿童表皮薄,表皮的角质脱落快,真皮分裂快,再生能力强,所以保护机能差,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冷、热、光照、化学物质、蚊虫叮咬等敏感,易红、肿、发炎、破溃感染。
循环系统的功能
1、运送氧气、二氧化碳。2、运送营养物质满足各器官需求。3、运送代谢产物排出体外。4、产生淋巴细胞和免疫物质,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应用
结合大脑皮质的活动原则论述这些原则的意义
大脑皮质(大脑表层的结构)的活动有它的规律。了解一些规律对指导人们科学用脑、提高学习和活动效
会有很大帮助。
1.始动调节:是指某项活动开始时,大脑皮质工作能力较低,然后逐步提高这一现象。根据始动调节现象,组织教育活动应该从易到难,逐步增加活动的难度和强度,以使大脑皮质逐步适应。
2.优势原则:大脑皮质某一区域的兴奋状态占优势,形成优势兴奋灶,能吸引大脑皮质的一些相关兴奋点来加强兴奋灶的兴奋度,从而提高学习和活动效率。同时,抑制兴奋区周围的区域,以保证活动区域的优势兴奋状态。
每个人的活动效果不仅受“优势兴奋”的影响,还与大脑“优势半球”的发育有关。左半球有显意识功能,右半球有潜意识功能。在幼儿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关注幼儿的需要,把握发展时机,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盒偶发事件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二 、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因素
识记:
环境因素包括哪些部分:1、营养因素。2、疾病因素。3、生活制度。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5、其他环境因素。
领会:
遗传因素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遗传对儿童的发育起肯定作用,机体的生理功能、骨骼系统的发育等受遗传因素影响大。对儿童行为方面的影响更为复杂。种族、家族的遗传信息深远影响着儿童皮肤、头发的颜色、身材高矮、性成熟的迟早、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对传染病的易感染性等等。
环境因素对幼儿身体发育的影响
身体发育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环境因素决定身体发育的现实性。影响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营养因素
营养是保证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物质基础,营养素缺乏或不合理的膳食不仅会影响身体发育,而且会导致各种营养缺乏症。
2. 疾病因素
急慢性疾病对儿童身体发育都可能发生直接、间接、潜在的影响,影响程度取决于病变涉及的部位、病程的长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长期慢性疾病均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发育。
3. 生活制度
合理安排生活作息制度,做到有规律、有节奏地安排一日生活,保证学前儿童进餐、睡眠、户外活动、学习活动的合理安排,对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作用。
4. 医疗卫生服务因素
能否为学前儿童提供较高水平的医疗保健服务,影响着他们的生长发育水平和健康情况。医疗保健网络是否健全、分布是否合理、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责任心高低、卫生经费是否充足等方面的问题都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5. 其他环境因素
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区域、气候、节气、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和食品污染等。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如政治、社会经济关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变迁、民间习俗、社会福利保障、医疗卫生条件、教育、人机关系等。
二 、学前儿童发育的保育
领会:
学前儿童动作发育的保育
(1) 根据学前儿童动作、运动发展特点,合理组织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要注意运动的全面性和多样性。
(2) 加强营养,为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发育提供充足的物质供应。
(3) 注意让儿童养成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正确的坐、立、行走姿势有利于儿童形成正常的形体。
(4) 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和意外伤害。
(5) 保证衣服、鞋子的宽松度,避免过度束缚。
(6) 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
(7) 为学前儿童安排合理的睡眠时间和睡眠次数。
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育
(1) 为学前儿童安排丰富、适宜的活动,刺激其神经系统的发育。
(2) 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神经系统发育的进一步完善。
(3) 消除引起大脑紧张的因素和不良刺激,保证大脑有效地工作。
(4) 根据大脑活动的规律,合理制定生活制度、安排各项活动。
(5) 合理的营养供应有利于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
(6) 保教人员要注意室内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7) 保教人员要教会儿童擤鼻涕的正确方法。
(8) 教育儿童要爱护好自己的嗓子。
(9) 培养儿童良好、健康的生活习惯。
(10) 保教人员要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育
保教人员要做好学前儿童牙齿的保护工作。
托幼机构要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为儿童定时定点定量地准备餐点,教育儿童要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注意吃零食的诗句,至少要在进餐前一个小时吃零食。
培养儿童定时排便的习惯。
保教人员要教育儿童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保教人员要为儿童创设愉快的进餐环境,并加强进餐礼仪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学前儿童眼的保育
(1) 保教人员要注意活动室的科学采光,避免强光直射眼睛,确保灯光明暗度适合孩子的需要。
(2) 为保持正确的坐姿,座椅的尺寸要符合不同年龄儿童的身体发育要求,避免给儿童的身体和实力带来不良影响。
(3) 要组织儿童经常做眼保健操,经常眺望或看绿色植物,减少视觉疲劳。
(4) 保教人员在组织活动时视物时间不宜太长,保证眼睛与书本的恰当距离,教育、玩具的大小也要满足后排儿童的需要。
(5)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眼部问题,进行矫正、治疗。
(6) 教育儿童不用手揉眼睛,不用别人的毛巾,当眼睛不适时,应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学前儿童皮肤的保育
(1) 保教人员教育儿童让其知晓洗头、洗澡、剪指甲、洗手是保持自己清洁卫生的重要办法。
(2) 保教人员可以通过盥洗让孩子掌握必备的简单技能。
(3) 教育儿童不随意抓饶皮肤,学会保护自己的皮肤。
(4) 保教人员要选择儿童专用护肤品,冬季要注意防裂、滋润。
(5) 衣物尽可能要透气吸汗,要经常更换衣服,保持清洁卫生。
(6) 让儿童知道多喝水、多运动可以促进皮肤的代谢,使皮肤有一定的水份和保持弹性。
应用:
一、结合儿童动作发育特点,如何进行保育
二、结合儿童神经系统发育特点,如何进行保育
知识点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保育
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领会:
视听感知觉的发展特点
记忆的发展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再造想象的发展特点
想象力发展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3岁左右基本以模仿他人的言行动作为主,想象活动的创造性不够。3岁左右复述故事会有意识地增减情节。大班的则可能有较为明显的创造想象,会根据自己的想象编造出相应的故事情节。6岁左右会自行对原有游戏规则进行创意的修订,也可能游戏中自觉生成相关的新主题和内容。
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1) 视听感知觉和注意力日益完善。
(2) 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
(3) 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为主
(4) 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迅速
(5) 情绪情感日趋稳定,自我意识逐步发展
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异常问题
识记: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人际关系正常、心理特点和行为与年龄相符、性格特征良好。
学前儿童常见的情绪问题: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等。
智力落后:指智力发展明显低于同年龄儿童平均水平并有适应行为障碍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弱智儿童、只能不足儿童、智力残缺儿童和低常儿童。即弱智。
智力落后的等级:
(1) 一级智力残疾(极重度)智商在20或25以下。
(2) 二级智力残疾(重度)智商在20-35或者25-40.
(3) 三级智力残疾(中度)智商在35-50或者40-55
(4) 四级智力残疾(轻度)智商在50-70或55-75.
多动症: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注意缺陷障碍等。
孤独症:即自闭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反复动作和对环境缺乏反应为特征的疾病,在心理学上也称为综合性精神发育障碍。
攻击性行为:即侵犯行为,包括身体攻击和语言攻击。
恐惧症:是一种病态的恐惧感。
焦虑症:一种以紧张不安和恐惧的情绪反应为特征的情绪障碍。
强迫症:又叫强迫行为,孩子经常机械重复动作,说过的话等。
口吃:又称结巴。表现为说话时发音重复、节律异常、语言表达不流畅。
异食癖:孩子喜欢吃泥土、纸屑等一些非食物材料并症状持续一个月以上。
领会:
口吃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说话时发音重复,节律异常,语言表达不流畅。
原因:主要是脑神经对语言的控制出现障碍,或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器质性问题。心理过度紧张和好奇模仿。
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包括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
原因:当收到挫折或想做的事情被阻扰时,容易出现攻击他人的行为。还有一种是习得性的攻击行为。
焦虑症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一旦孩子发生焦虑症,要么变得退缩、异常顺从、要么变得盛怒、惊恐,在幼儿园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交往。
原因:在情绪上主要是创伤性情绪体验以及不满情绪等。
强迫症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经常机械重复做过的动作,说过的话等,甚至一些简单易做的事情都要持续好多遍。一旦出现强迫症,会表现得非常焦虑不安,情绪反应比较激烈。
原因:一般认为与先天素质、教养方式以及突然遭遇的伤害有关。
恐惧症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常见的恐惧症与他们生活的范围和经历有关,如社交恐惧,上学恐惧,黑暗恐惧,动物恐惧。
原因:主要是后天的生活经历,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使得偶然的恐惧情绪逐渐发展为恐惧症。
智力落后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首先,感知觉较为迟钝,视觉、听见、触觉的感受能力差。其次,智力落后儿童记忆水平低,存在明显的记忆缺陷。再次,语言发展迟滞、表达能力差是智力落后儿童的另一个典型特征。
原因:原因复杂,主要两个方面。1.先天原因,可是是遗传,也可能是非遗传。2.后天原因,包括生活环境和心理环境。家长的原因也是重要的后天因素之一。
多动症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注意力不集中,冲动,活动过度,在七岁以前发生,至少持续6个月,不是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症、重度和极重度智力发育迟滞患者。
原因:一般认为产前,产时或产后的轻度脑损害是重要因素,主要与脑外伤、中毒有关。可能与脑内茶酚胺系统功能不足有关。遗传、脑功能失调、饮食、不良环境和教育方式以及铅中毒等可能是引起多动症病状的主要因素。
孤独症的表现与原因
表现:第一,人际互动出现质变。第二,交往方面出现质变。第三,行为和兴趣仅限几种,重复刻板,跟环境变化严重违背。
原因:男孩多于女孩,但女孩会更严重。目前的研究把遗传,感染与免疫和孕期理化因子刺激作为引发孤独症的重要原因。目前已知的相关病原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产生的抗体,由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发生交叉免疫反应,干扰了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从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生。
学前儿童常见的心理发育问题:异食癖、遗尿症、口吃、攻击性行为。
应用:
一、根据攻击性行为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
二、根据焦虑症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
三、根据恐惧症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
四、根据智力落后的表现与原因提出保育对策
五、结合多动症案例提出保育对策
六、结合孤独症案例提出保育对策
三、学前儿童心理保育的要点
领会:
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
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是细腻保育的重要基础,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生活环境的创设如下:
(1) 创设安全卫生的物质环境(幼儿生活的环境做到安全、卫生,避免环境中的各种污染)。
(2) 创设充满爱心的心理环境(主要反映在人际关系上)。
(3) 创设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环境为孩子喜欢的。符合年龄特征。杜绝电视节目、电子游戏、打斗暴力)。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志
(1) 智力符合常态。
(2) 情绪稳定而愉快。
(3) 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
(4) 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
(5) 人际交往和谐。
判断儿童心理表现是否正常的尺度
(1) 智力符合常态,指人的注意、记忆、观察、想象、思维等方面的综合 表现。
(2) 情绪稳定而愉快。以积极情绪为主的心态。
(3) 意志健全与行为协调。在行动上具有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明确目的。克服干扰,保持必要的专注力和坚持力。
(4) 性格和自我意识良好。能够客观的看待自己和他人,不过分贬低自己和他人,合理的自尊水平和自信心水平。
(5) 人际关系和谐。
亲子依恋关系
亲子依恋是一种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强烈而持久的情感联系,婴幼儿期是建立亲子依恋的关键期。3-6月可将父母与环境中的其他人区分,尤其母亲面前表现更愉悦。6个月开始形成母子依恋,离开母亲婴幼儿会感到急促不安。一直到2岁半以后,才慢慢改变胡搅蛮缠的行为,变得“讲道理“了。
应用:
一、针对儿童不同心理表现的心理保育
二、结合案例分析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并提出保育策略。
知识点4 托幼机构生活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一、入园、离园的保育要点
识记:
生活活动:是指满足学前儿童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
生活活动中保育的意义:
(1) 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建立亲密关系的最佳途径
(2) 帮助熟悉、掌握班级常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对学前儿童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领会:
入园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
(1) 进行晨检
(2) 进行晨间接待
(3) 安排晨间活动
(4) 做好新生入园环节保育: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创设温馨的 班级环境。转移需求儿童的注意力,缓解入园焦虑。
晨间活动的组织与保育工作
晨间活动是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晨间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其次,早晨间活动时,保教人员要有计划地开展个别教育,可根据学前儿童入园的表现,进行个别沟通与交流,提供学前儿童参与晨间活动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晨间活动的教育价值。
最后,由于学前儿童诗陆续来园的,因此保教人员组织的晨间活动要适合学前儿童分批加入。
晨间活动的保育要点:
(1) 检查儿童的服饰是否适合开展活动,根据需要垫吸汗巾,根据天气,活动情况增减衣物。
(2) 根据年龄有效组织活动,关注活动情况,并适时调整形式和量。提醒儿童适当休息,帮助脱衣、换衣,指导擦汗。
(3) 留心观察体弱、身体不适的儿童活动情况,为他们安排合适的活动内容。注意安全问题。
(4) 清点学前儿童出勤情况,并记录。
(5) 活动结束后,组织儿童进行谈话,进行安全教育等。
(6) 组织学前儿童休息片刻后,根据需要及时组织儿童饮水,补充水分。
离园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
(1) 清理学前儿童衣物用品,做好学前儿童离园的整理工作。在离园活动中,保教人员要引导、帮助学前儿童对一天的集体生活和自己的物品进行整理。引导和帮助学前儿童将自己的物品放进书包内,整理着装,提醒学前儿童安静的在教室里进行离园前的活动,等待家长的到来。
(2) 稳定学前儿童情绪,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盥洗和整理活动结束后,保教人员要与学前儿童进行亲切的互动,帮助他们的情绪,鼓励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让他们获得愉悦的情绪和成功的体验。
(3) 主动与家长交流当日学前儿童在园的情况,把好离园最后一关。在离园时间,保教人员可以有针对性地主动告诉家长孩子的相关信息,这样提高了沟通的有效性,还能照顾到更多的孩子。
(4) 做好个别特殊学前儿童的交接。保教人员要主动向生病的、当天表现异常的学前儿童家长描述他们在园的生活及活动情况,并提出希望得到家长配合与支持的要求和具体方法。个别家长因为特殊原因或突发状况不能及时来园接孩子的,保教人员要做好学前儿童的安抚工作,陪伴他们或跟他们玩一些小游戏,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以免他们产生焦虑情绪。保教人员还要关注迟接的学前儿童的个别活动与交往,必要时及时介入,给予适时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小冲突。
(5) 做好次日各项活动准备。待全部孩子离园后,保教人员可以开始第二天的准备工作。
(6) 做好离园前的检查工作。保教人员在离园之前,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还要确保班级们、窗、水电全部都关好,贵重物品放置安全妥当。
应用:
家园配合做好幼儿的入园适应工作
1. 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熟悉幼儿园环境,建立安全的情感依恋。
2. 帮助孩子做好生活自理能力准备,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作息时间。
3. 帮助孩子做好人际交往准备,利用来园离园时间认识新朋友,初步适应集体生活。
4. 重视入园最初几天的体验,与孩子渐进式分离。
5. 树立正确的入园观,积极与幼儿园老师合作,以积极的言行影响孩子。
6. 及时表扬、鼓励孩子。
7. 按时接送。
二、进餐、饮水的保育要点
领会:
进餐环节保教人员的保育工作
(1) 餐前准备工作:洗手,做好桌面消毒工作,布置好餐桌,准备好餐具,备好漱口水等。
(2) 餐中指导要点:创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不大声说话,提醒儿童进餐时保持安静,特殊儿童给予帮助和指导,关注儿童进餐量,培养独立进餐意识。
(3) 餐后的清洁整理与活动:督促儿童进行餐后整理,指导幼儿将餐具放回指定位置。做好桌面、地板的清洁工作。组织幼儿进行餐后活动。整理走廊、卫生间,清洗、消毒餐具、餐巾等。
饮水环节的保育常规
(1) 为学前儿童提供健康、足量、温度适宜的水。
(2) 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喝水的重要性。
(3) 培养学前儿童自主喝水的习惯,建立饮水常规。
(4) 组织托班儿童饮水时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不愿意主动喝水,因拥挤而发生碰撞等。
(5) 饮水环节需要注意其他问题。
应用:
一、结合案例思考饮水环节的保育要求
三、盥洗、如厕的保育要点
领会:
学前儿童盥洗的指导与保育要求
(1) 做好盥洗准备
(2) 帮助学前儿童明确盥洗的目的和重要性。
(3) 教会学前儿童洗手、漱口的基本步骤及方法。
(4) 盥洗时的指导和帮助
(5) 盥洗后的整理工作。
学前儿童如厕的指导与保育要求
(1) 如厕前的准备工作
(2) 教会学前儿童如厕的正确方法
(3) 如厕时的帮助与指导
(4) 如厕后的清洁与整理工作
(5) 其他应注意的问题,如不限制如厕次数等
四、睡眠的保育要点
领会:
睡眠环节的保育要点
(1) 睡前的准备工作,如组织一些安静的活动,提醒儿童睡前如厕等
(2) 睡眠中的保育要点,加强巡视和观察
(3) 起床时的保育要点,可用播放音乐等手段提醒,帮助和指导儿童穿衣服等
(4) 起床后的整理与交接工作,如整理床铺,及时做好交接班工作等
知识点5 托幼机构教育活动中的保育工作
一、教育活动中保育的意义
识记:
幼儿园教育活动
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活动。
广义的教育活动泛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各种教育活动。
狭义的教育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
领会:
教育活动中保育的意义
保教并重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在教育活动中对学前儿童进行保育。
(1) 可增加学前儿童对自身和环境的认识。
(2) 促进学前儿童社会性和独立性的发展。
(3) 提高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4) 同时在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学习品质和习惯习惯。
(5) 促进学前儿童自我服务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及能力的提高。
二、游戏活动的保育要点
领会:
游戏活动准备环节的保育要求
(1) 开展游戏活动前,要确定目标,制定合适的游戏活动计划,根据计划创设环境,做好材料的收集与准备工作等。
(2) 要经常检查游戏材料及时修补、更换。
(3) 开始前,检查儿童的衣着是否方便游戏活动。在开始前,安抚好情绪,做好游戏的准备。
(4) 确保活动室地面清洁卫生、无杂物,保持室内良好的通风以及适宜的光照。
(5) 保证游戏材料的清洁,每1-2周消毒一次。
(6) 游戏材料摆放位置要适宜,便于儿童自由取放和使用。
游戏活动基本活动环节的指导与保育要求
(1) 游戏开始时,保教人员应加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并制止学前儿童的危险或不卫生的行为。
(2) 保教人员还要观察场地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学前儿童享有充足的游戏空间,避免因空间狭小导致学前儿童间的肢体碰撞、动作难以展开等。
(3) 在游戏中观察学前儿童的游戏情况和身体状况,根据学前儿童的活动量和天气变化,及时给学前儿童增减衣物,遇到突发状况及时进行个别处理。
(4) 照顾体弱儿,适当调整他们活动量;对患有心肌炎等特殊学前儿童,根据病情给予特殊照顾和护理。
应用:
结合案例思考不同年龄班游戏活动的保育要求
(1) 小班儿童大多处于独自游戏、平行游戏的时期,主要满足于摆弄、操纵物品,因此教师的观察重点应放在观察学前儿童使用物品的情况上。
(2) 中班儿童大多处于联合游戏阶段,渴望与同伴交往,但交往技能缺乏,因此教师观察的重点是学前儿童之间的交往情况,帮助他们与同伴友好交往。
(3) 大班儿童大多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还能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游戏,因此教师观察重点是学前儿童在游戏中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新的情况和同伴间相互交往、合作、解决矛盾的情况,注重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集中教育活动的保育要点
领会:
集中教育活动教师的指导与保育工作
保教人员要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对学前儿童进行指导:
(1)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倾听,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要求。
(2) 引导学前儿童学会遵守活动规则,并能做到适当地自律,组件提高活动专注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3) 引导学前儿童集中学习某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提高认知水平,促进社会性发展等。
集中教育活动准备部分的保育要点:
(1) 擦好黑板、桌椅,保持地板的整洁干燥,
(2) 打开灯光,保证光线适宜,做好活动准备工作。
集中教育活动基本部分的保育要点:
(1) 教师组织开展集体活动时,保育员应根据需要及时周到地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集中教育活动结束部分的保育要点:
(1) 保育员要协助教师收拾整理活动中使用的玩具、教具和其他材料,并检查是否有缺损。
应用:
一、结合案例思考不同类型集中教育活动的保育要求
三、区域活动的保育要点
领会:
区域划分的注意事项
(1) 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兴趣和发展需要确定班级区域的种类,还要根据班级学前儿童的人数及活动室的面积确定区域的数量和规模。(活动室较宽敞可开设6个左右,每个区域最佳活动人数为5-7人。)
(2) 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和需要投放具有层次性、丰富而新颖的操作材料。在布置区域时,要确定好各区域的空间位置。动静分开,如阅读区安静,语言区热闹最好离远点。
(3) 各区域要有适当的“封闭性”,用现有材料作为区域屏障或分界线,避免出现保教人员视线不能到达的地方,以免发生意外。
(4) 还要考虑一些细节如扮演区的挂钩的位置等,确保区域活动的环境安全。
区域活动的指导与保育工作
(1) 检查场地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材料是否安全,做好区域活动的准备工作,保证活动材料充足、安全。
(2) 观察场地安全因素,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儿童享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根据不同年龄班有意识地指导儿童进行活动。
(3) 引导学前儿童有序安静地收拾整理,注重培养儿童的安全意识、卫生意识。
应用:
一、结合案例思考不同类型区域活动的保育要求
五、户外活动的保育要点
领会:
学前儿童户外活动的注意事项
(1) 检查儿童的服饰是否适合,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衣物。口袋是否有硬物等,鞋子是否适宜锻炼等。
(2) 随时观察儿童的脸色出汗情况及动作表现。提醒休息,帮助脱、换衣服,指导擦汗。留心观察,照顾好特殊儿童。提醒鼓励儿童会寻求帮助,引导自我保护方法,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 提醒有儿童活动结束,并注意稳定儿童的情况,指导儿童将玩具、器械、材料等放回原处,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带领全体儿童慢慢走回教室,休息片刻后鼓励幼儿喝水等。
户外活动的指导与保育工作
(1) 保教人员要根据户外活动的内容、场地、要求等事先检查活动场地大小是否满足本班儿童活动需要,活动开始前组织儿童如厕,检查其服饰是否适合开展活动等。
(2) 保教人员在活动中随时观察儿童的脸色、出汗情况及动作表现,提醒幼儿注意活动量,适时休息,帮助他们脱衣、换衣、擦汗等,还要特别留心观察体弱儿、身体不适的儿童活动情况,协助教师维护活动秩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提醒有儿童活动结束,并注意稳定儿童的情况,指导儿童将玩具、器械、材料等放回原处,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带领全体儿童慢慢走回教室,休息片刻后鼓励幼儿喝水等。
应用:
一、结合案例思考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知识点6 托幼机构膳食安排与保育
一、学前儿童膳食营养的重要性
领会:
托幼机构膳食营养的重要性
(1) 膳食营养是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的保障;
(2) 膳食营养有利于保证学前儿童的大脑发育;
(3) 膳食营养有利于调节学前儿童的生理机能;
(4) 膳食营养有利于保障学前儿童的能量供给。
合理膳食的标准
(1) 多样性
(2) 充分性
(3) 平衡性
(4) 控制热量
(5) 适度性
学前儿童的身体发育特点
(1)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
(2) 体重是衡量体格生长及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实用的指标。
(3) 身高是反映儿童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学前儿童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特点
(1) 学前儿童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优先于其他系统。
(2) 其调节功能使新生的个体出生不久就具备了感知世界、适应周围环境和适应生存需要的能力。
(3) 神经系统的发育首先表现在结构和数量上的变化,
(4) 大脑的体积在2岁时达到成人的3/4,4岁左右基本接近成人的水平。
(5) 脑细胞的数量在2-3岁之前处于增长状态,以后,保持相对稳定。
学前儿童消化特点
(1) 一岁内的婴儿尚未长牙齿或牙齿刚刚萌出,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的成分也大年龄的儿童油很大的差别。
(2) 将近一岁时,可以开始尝试肉末蔬菜粥等,也可以稍硬的食物刺激婴儿的牙齿和消化功能的提高。
(3) 二至三岁的学前儿童牙齿逐渐张齐,胃的容量增加较多。
(4) 三至六岁的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功能有了较大程度的增强。食物的种类接近成人。
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求
识记:
必须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为小儿生长发育期间的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对于一些吸收利用率较低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多种食物的混合食用,互相取长补短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膳食纤维:又称食物纤维。各种食物除可食之外,还有一定量的纤维成分,它也是一种碳水化合物,但不能被吸收利用。
维生素缺乏病(症)
膳食中缺乏维生素,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以致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1) 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干眼病和皮肤干燥。
(2) 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
(3) 缺乏维生素B1: 脚气。
(4) 缺乏维生素B2:唇炎、口角炎、舌炎、阴囊炎。
(5) 缺乏维生素PP: 癞皮病。
(6) 缺乏维生素B12: 恶性贫血。
(7) 缺乏维生素C: 坏血病。
基础代谢:维持人体最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消耗,即用于维持体温、心跳、呼吸、各组器官和细胞基本功能等最基本的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人体摄食过程中引起的能量消耗,即在摄食后产生一系列消化、吸收、合成、转化营养素及代谢产物活动的能量消耗。
领会:
蛋白质的功能
(1) 构成机体的材料,更新、修复组织。
(2) 合成免疫物质,增强免疫力。
(3) 合成酶、激素和其他化合物,调节生理机能。
(4) 供给能量。
(5) 运输营养物质。
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3-6岁学前儿童每天45-55克蛋白质。
脂肪的益处和弊端
弊端:脂肪缺乏时,会发生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不良,出现维生素缺乏症。
益处:
脂肪的功能
(1) 供给和存储能量。
(2) 保护机体的脏器,维持体温。
(3) 构成组织细胞的成分。
(4)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5) 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肪新陈代谢,预防脂肪肝、治疗糖尿病、心管疾病。
(6) 提高食物感官性状,增进食欲。
碳水化合物的功能
(1) 构成机体组织。
(2) 供给能量。
(3) 保肝、解毒作用。
(4) 防止体内发生酸中毒以及节约蛋白质的作用。
膳食纤维的作用:可增加胃内容物容积而有饱腹感,从而可减少摄入的食物量和能量,有利于控制体重,防止肥胖。
碳水化合物的来源:谷类、薯类、根茎类食物中的多糖,含有大量的淀粉和少量的糖。
钙的功能
(1) 强健牙齿和骨骼。
(2) 维持规则的心率。
(3) 缓解失眠。
(4) 促进体内铁的代谢。
(5) 促进神经系统的传导机能。
(6) 预防癌症。
(7) 减轻腿部抽筋。
(8) 减轻经前症状。
铁的功能
(1) 促进生长发育。
(2) 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保证机体的活动能力。
(3) 预防疲劳。
(4) 预防贫血。
(5) 使视力的清晰度提高,减少白内障的发病率。
(6) 使皮肤恢复良好血色。
(7) 预防寒冷。
锌的功能
(1) 促进伤口愈合。
(2) 防止味觉丧失。
(3) 促进生长发育和思维敏捷。
(4) 减少胆固醇蓄积。
(5) 治疗精神失常。
(6) 提高生殖能力。
(7) 有助于清除痤疮。
(8) 预防癌症。
碘的功能
(1) 促进体格发育。
(2) 提高智力和反应的敏捷性。
(3) 转移多余脂肪,减轻体重。
(4) 促进毛发、指甲、皮肤、牙齿的健康。
(5) 抵抗核辐射和电磁辐射。
(6) 绝妙的防腐剂。
维生素A的功能
(1) 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2) 促进生长发育(牙齿、骨骼发育)。
(3) 增强生殖能力。
(4) 维护上皮细胞、皮肤等功能,保持黏膜完整性。
(5) 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
维生素B1的功能:增进食欲,维持神经正常活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维生素B2的功能
(1) 参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和脂肪的代谢,可提高肌体对蛋白质的利用率,促进生长发育。
(2) 参与细胞的生长代谢,是肌体组织代谢和修复的必须营养素。
(3) 强化肝功能、调节肾上腺素的分泌。
(4) 保护皮肤毛囊黏膜及皮脂腺的功能,促进皮肤、指甲、毛发的正常生长。
(5) 提高机体对环境应激适应能力。
(6) 对神经细胞、视网膜代谢、脑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亦有影响。
叶酸的功能
(1) 抗肿瘤作用。
(2) 对婴幼儿的神经细胞与脑细胞发育有促进作用。
(3) 叶酸可作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辅助治疗剂,对此病有显著的缓解作用等。
维生素C的功能
(1) 合成胶原蛋白以形成软骨、骨质、牙釉质及血管上皮的重要基质。
(2) 延长寿命。
(3) 增进伤口愈合,预防病毒和细菌的感染,增强免疫系统功能。
(4) 可当做天然的泻药,具有解毒作用。
(5) 改善心肌功能,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增加机体抵抗力。
(6) 对抗自由基(致癌物质)的形成,有助于防癌。
(7) 可减弱许多能引起过敏症的物质的作用,可治疗普通的感冒。并有预防效果。
(8) 预防坏血病。
(9) 增加对无机铁的吸收。
缺水对身体的影响:机体缺水10%将引起功能紊乱,失水20%就会导致死亡。
水的功能
(1) 水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调节体温。
(3) 起到润滑作用。
(4) 运输作用。
(5) 是机体重要的溶剂。
学前儿童对热量的需要
(1) 基础代谢。
(2) 活动消耗能量。
(3)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
(4) 生长发育需要消耗能量。
(5) 排泄活动带走少量能量。
(6) 应用:
一、为什么说水是生命之源,对学前儿童来说如何合理饮水
二、针对案例中学前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特点,如何调节其饮食
三、托幼机构膳食安排的依据
识记:
膳食搭配:多样、平衡、适量搭配。
合理膳食安排:根据不同年龄儿童安排。3-6岁每天热量需求为1550-1850千卡,蛋白质12%-15%,脂肪20%-305,碳水化合物55%-60%。
食物选择:保证新鲜、优质、避免变质、被污染。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场所,信誉好的摊点购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海产品选择肉质紧实有韧性、断面半透明、内脏完整、无异常气味等。
领会:
学前儿童的消化规律
(1) 随着年龄的增长,消化系统的功能逐渐增强。
(2) 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3) 消化系统对不同种类食物的排空时间不同。
普食膳食适用的儿童:适用于不发烧,胃肠道消化机能正常的或疾病恢复期的儿童。
半流质、流质饮食适用的儿童:患轻度消化道疾病的
肥胖儿童的饮食安排:严格控制饮食,防止摄取更多热量。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糖类、低盐的食物。少量主食(米、面。),副食蛋类、瘦肉、鱼类、豆制品等高蛋白为主。并给较大量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控制油脂和淀粉含量的食品。
运动状态儿童的饮食安排:活动前一天,提供高蛋白和高糖类的食物,预先储备所需能量。如,瘦肉,禽蛋,鱼类,豆制品,面点等含高蛋白、糖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物。运动出汗造成盐分和水的消耗,应有鲜美可口的汤类。
制定膳食计划的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对营养的需要、饮食习惯,气候条件、市场情况等。
全日制幼儿园的膳食安排
(1) 一餐两点:午餐、早点、午点。提供总热量45%-50%一日。
(2) 两餐两点:热量供应一日的总热量70%,两餐食物多样化,营养量足质优。
(3) 三餐两点:热量分配比例:早25-30%,午30%-35%,晚25%-30%。遵循早好,午饱,晚淡。
托幼机构对膳食安排的重视程度的体现
(1) 成立膳食管理委员会,由后勤行政副园长主抓膳食工作,健全膳食管理机构。
(2) 要有专业的营养师或接受专门培训的医生负责学前儿童的营养配餐、营养计算工作,并负责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和疾病监测工作,了解本托学前儿童膳食安排与他们生长发育的关系。
(3) 教师和保育员要把本班儿童的饮食营养情况及时反馈给幼儿园的营养师,便于营养师对儿童的饮食营养做更合理的调整。
(4) 后勤行政副园长定期听取膳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的工作汇报,对托幼机构膳食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全面管理好幼儿园的膳食工作。
应用:
一、营养不良的儿童应如何安排其饮食
一方面从改变饮食的制作手法入手,选用儿童喜欢的食物,制作可爱、小巧的混合食物激起食欲。
另一方面从改变行为习惯入手,限制零食,保证其正餐有较好的食欲,在膳食上配制要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比例,改变营养不良的状况。(如瘦肉、猪肝、禽蛋、鱼类等。营养不良也容易导致缺维生素。可对其缺乏的维生素症状,适量增加相应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如维生素A,动物肝脏,维生素C绿叶蔬菜和水果,维生素B2有色蔬菜,瘦肉、鱼、牛奶等动物性食物。)
二、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需要,托幼机构应如何考虑儿童的膳食平衡问题
膳食计划的制订,各种营养素的合理供应,三餐和点心的食物种类搭配及热量分配等均应符合膳食平衡的要求。制订膳食计划的依据是儿童的年龄特点,他们对营养的需要、饮食习惯,还有气候条件、市场情况等。制订膳食计划时,在尊重当时当地饮食习惯的基础上,要根据儿童膳食费用标准,从市场供应的实际情况出发,选购营养丰富、价格合理的食品,进行优化组合,善于利用营养价值相近的食品替代缺乏的食物品种,建立合理的膳食制度。托幼机构膳食平衡的要求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合理安排膳食。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的需要安排膳食。对学前儿童来说,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量的1/2或以上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要合理,切不可忽视了早餐的热量供应,避免长期晚餐营养过剩给儿童嗲来隐形危害。膳食配制应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的原则:多样、平衡、适量进行搭配。
(2) 烹调的方法的采用。烹调方法要适合学前儿童的消化吸收能力,增进儿童食欲。
(3) 食物的选择。保证新鲜、优质,避免变质、被污染。食物的采购应选择具有资质的供应场所,在信誉好的摊点购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应该经过相关部门的检验和确认。一些客房的配料食品应该查看其保质期和性状。
四、托幼机构膳食安排的常见问题与应对
识记:
食谱:反映食物的种类、数量以及制成菜肴的名称和烹制方法等。
食谱的制定:将食物按名称、数量和烹制方法编成饭谱、菜谱、汤谱,分配在一日各餐和点心中,可采用“同类异样”的方法编制一周的。
领会:
编制食谱应注意的问题
(1) 热量的供应与各类营养素要合理搭配,至少达到建议的80%。
(2) 保证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一日三餐分配的合理性,20种以上每天。
(3) 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食谱
(4) 一周的营养成分分配要均衡。
(5) 既注意营养又要经济实惠。
食谱的检验
(1) 定期量身高和体重
(2) 现场观察进餐情况
(3) 负责膳食管理的人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
(4) 定期进行营养计算
进餐环境创设的考虑要点
创设整洁、安静、有没的进餐环境。
(1) 餐前准备工作:洗手,做好桌面消毒工作,布置好餐桌、漱口水等。
(2) 餐中指导:创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不大声说话,提醒儿童保持安静,特殊儿童给予帮助和指导。关注进餐量,培养独立进餐意识。
(3) 进行餐后的清洁整理与活动。
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卫生要求
(1) 参加工作前必须做全面体检,以后每半年或一年体检一次,不合格者要暂时调离岗位。
(2) 对患有消化道传染病等人员应及时调离岗位。
(3) 炊事人员讲究个人卫生,穿工作服,个人物品放在更衣间。不带入操作间,遵守烹饪过程中的操作要求,
(4) 注意食品的分类。
对厨房用具的卫生要求
(1) 生熟分开,清洗餐具的洗碗布和各种抹布严格区分。
(2) 用具归类放置,应该放在安全的地方,避免被污染。儿童的餐具、
(3) 被子和擦嘴毛巾每天清洗消毒。
应用:
一、结合案例,论述良好饮食行为习惯的培养
(1) 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培养儿童认真吃正餐的习惯。
(2) 学前儿童饮食要定时定点定量
(3) 要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
(4) 要养成饮食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5) 注意饮食卫生、讲究进餐礼仪。
(6) 此外还要鼓励学前儿童独立进餐,不催促进餐,提醒在用餐时间内吃完,指导正确使用餐具,保持桌面的整洁。把儿童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给家长一些具体的建议,共同指导儿童的用餐行为,巩固儿童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
知识点7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与保育
一、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识记:
学前儿童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1) 预防疾病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健康水平
(2) 有利于增强保教人员对学前儿童疾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3) 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家长,提高托幼机构的保教质量
二、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识记:
肺炎的病因:是由于病毒或细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侵入肺部。某些疾病也可诱发肺炎,如患有佝偻病或感染麻疹、百日咳的学前儿童易发生肺炎。
偻病的病因
(1) 接触日光不足,易缺乏维生素D。
(2) 生长过快,对维生素D需求较多
(3) 疾病的影响,影响维生素D的吸收利用
(4) 饮食不合理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1) 先天储铁不足
(2) 饮食中铁的摄入量不足
(3) 生长发育过快,需求大,供给不足
(4) 疾病的影响,影响吸收
腹泻的病因
(1) 喂养不当,如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
(2) 食物或食具被病菌污染
(3) 某些疾病(如感冒、中耳炎、肺炎等)引起消化功能紊乱
(4) 其他因素,如机体的防御能力差,气候因素等。
肥胖症的病因
(1) 遗传因素
(2) 多食少动
(3) 内分泌失调
(4) 药物因素
(5) 心理因素
龋齿的病因
(1) 牙齿结构的缺陷:牙齿的矿化程度低,牙齿排列不齐。
(2) 食物残渣滞留
(3) 口腔中细菌的破坏
脱水的表现:尿量减少,精神差,眼窝凹陷,口唇发干,皮肤弹性差作为判断脱水程度指标。
应用:
一、结合肺炎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是预防肺炎的重要措施。
(2) 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日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
(3) 感冒流行季,不频繁出入公共场所
(4) 患病者,应加强营养,注意休息
(5) 为患儿穿衣盖被不可过厚,以防过热加重其气喘
(6) 及时将幼儿送医就诊。
一、结合佝偻病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多晒太阳
(2) 预防先天性佝偻病,孕妇多晒太阳,多吃含钙食物
(3) 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
(4) 及时治疗易导致佝偻病的疾病
(5) 合理饮食
一、结合缺铁性贫血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注意孕母的营养,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
(2)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
(3) 合理安排儿童饮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习惯
(4) 早产儿、双胞胎儿应补充铁剂
(5) 及时治疗各种肠道疾病和寄生虫病
(6) 合理安排患儿的休息和活动,以不感到疲劳为宜
一、结合腹泻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合理喂养
(2) 鼓励儿童进行适宜的锻炼,增强免疫力
(3) 及时治疗某些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的疾病
(4) 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5) 发生腹泻时,应提供适宜的营养
(6) 若腹泻,注意腹部保暖,腹泻后温水洗屁股
一、结合肥胖症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适当的运动量
(2) 注意饮食结构
(3) 接触心理负担
(4) 定期进行体重监测
(5) 不可乱用药物
一、结合龋齿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1) 多晒抬头,注意营养
(2) 氟化防龋,即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3) 注意口腔卫生
(4)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二、学前儿童常见传染病及其护理
识记:
传染病: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播的一类疾病。
病原体:环境中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
传染性:病原体通过一定途径,直接或间接地进入其他人或动物体内,传播疾病。
免疫:机体的一种生理性的保护反应,其主要作用是识别和排除进入体内的抗原体异物,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预防接种:最有效的预防传染病办法,通过预防接种,可以有针对性地预防某种传染病。
传染源:
被病原体感染的人和动物:
(1) 传染病患者
(2) 病院携带者,无症状但仍然排出病原体的。
(3) 受感染的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经过一定的方式侵入他人体内所经历的路径。
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受感染后易发生此病(老人、儿童、免疫力低的流动人员)。
潜伏期: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至最早出现症状的这段时间。
领会
传染病的特性
1、病原体。2、传染性。3、流行性。4、免疫性。5、可预防性。
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 传染源,主要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等。
(2) 传播途径,如空气飞沫传播,饮食传播,虫媒传播,医源性传播,土壤传播等。
(3) 易感人群,对某一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或免疫力较弱的人,受感染后易发生此病(老人、儿童、免疫力低的流动人员)。
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1) 空气飞沫传播,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2) 饮食传播,是消化道传染病传播的主要方式
(3) 接触传播,包括间接,直接传播。
(4) 虫媒传播,以昆虫为病原体直接或间接进入易感者体内造成传染。
(5) 医源性传播,医务人员在检查、治疗和预防疾病时或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造成的传播。
(6) 母婴传播。
(7) 土壤传播。
传染病病程的分期: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传染病的预防
(1) 控制传染源,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2) 切断传播途径
(3) 提高易感人群的抵抗力,锻炼身体,营养充足,预防接种。
应用
一、结合流行感冒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较强,传播途径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也可发生在夏季。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患儿注意卧床休息;高烧时采取措施为患儿降温;结合药物治疗;护理者佩戴口罩。
二、结合水痘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症状:潜伏期一般为13-17天。病初1-2天低烧,后出现皮疹。皮疹初为丘疹或红色小斑疹,数小时或一日后转为“露珠”状水泡,3-4天后,水泡结痂。干痂脱落后,皮肤上不留疤痕。疱疹奇痒,抓破后又感染健康皮肤。导致有的疱疹逐渐结痂脱落,有的水泡正在形成,患者全身可出现三种皮疹,即丘疹,水疱、结痂。
预防:1、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远离水痘患者。
3、若接触患者应进行检疫。
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内衣要勤换洗。
2、不可抓挠水疱部位,可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止痒。同时勤剪指甲,防抓挠。
三、结合麻疹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症状:病初的症状和感冒差不多,出现发烧、咳嗽、打喷嚏、流涕、流泪、畏光等症状。2-3天后,两侧口腔的颊内出现白色斑点,有时有红晕环绕,即麻疹黏膜斑。同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缺乏,畏寒,四肢乏力等。3-4天后,开始出现皮疹。皮疹先由耳后出现,渐至颈部、面部、躯干、四肢,最后手心、脚心出诊。皮疹的颜色鲜红,出疹一般持续3-4天,然后开始消退,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消退后皮肤上留有褐色斑点,2-3周后斑点消失。
预防:1、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
2、对接触者检疫三周。
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光照充足,温度、湿度适宜,避免让风直吹患儿。
2、卧床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有营养、多喝白开水。
3、保持患儿口、鼻、耳部的清洁。
4、高烧时,可采取适当措施为患儿进行降温。
5、对患儿进行隔离护理,护理者应预防传染,进入患儿所在房间戴口罩,护理后晒晒太阳,吹风。
一、结合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甲型肝炎的潜伏期约一个月。有黄疸型肝炎和无黄疸型肝炎。乙型肝炎潜伏期为2-6个月,多为无黄疸型肝炎,黄疸型肝炎较少。黄疸型肝炎的症状: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不喜油腻食物。精神差,全身乏力。发病一周左右,巩膜(白眼珠)、皮肤、黏膜出现黄疸,并逐渐加深,尿色加深,大便颜色变为灰白色,肝功能不正常。出现黄疸2-6周后,黄疸消退,食欲、精神转好,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无黄疸型肝炎,一般出现发烧、乏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比黄疸型肝炎病情轻。
预防:1、可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注射丙种球蛋白防止甲肝。
2、讲究饮食卫生、个人卫生。
3、医用针头、针管用后应严格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注射器。
4、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5、对乙型肝炎,应采取措施避免母婴传播。
护理:1、卧床休息,合理饮食。少吃脂肪多的,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糖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等。
2、护理患儿后,洗手消毒。
一、结合细菌性痢疾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症状: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腹泻、腹痛。一日可腹泻十几次,大便内有黏液或脓血。若未见脓血便,而是出现高烧、抽风、昏迷,为中毒型痢疾,送医治疗。
预防:1、加强个人卫生、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
2、夏季可服用马齿苋煎剂进行预防。
护理:1.及时送医治疗。
2、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有营养的食物为主,忌食多渣、油腻、有刺激性食物。
3、排便后,温水清洗臀部。不可长时间蹲着或坐着排便,易发生脱肛。若脱肛,应及时将脱出之物用手拖回,并卧床休息。
4、4、做好消毒、隔离。
二、结合手足口病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症状:潜伏期为4-6天,最先出现轻微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及全身不适等。在手指、脚趾的背部或侧缘、手掌、指甲周围等地方出现红色斑丘疹,很快发展成水疱,有时在臀部、躯干、四肢等部位也有。口腔内、在舌、硬腭、颊黏膜、齿龈上发生水疱,水疱若破溃,会产生疼痛感影响患儿进食。8-10天后,水疱干涸、病愈。
预防: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托幼机构要加强对学前儿童的晨、午检。
护理:1、发烧时卧床休息,多喝水,多吃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食物。
2、保持口腔清洁。
3、做好隔离消毒工作。
4、病情较重者及时送医寻求帮助。
三、结合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症状分析思考如何预防及护理
病症:潜伏期5-15天,起病急,出现发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等症状。2-3天后,体温可达40摄氏度以上,出现抽风、昏迷现象。患儿易留后遗症,如不能说话、肢体瘫痪、智力减退等。
预防:1、搞好环境卫生,灭蚊防蚊。这是预防和控制乙脑流行的关键。
2、在流行1-2个月接种乙脑疫苗。
护理:1、及时送医治疗。
2、合理处理患儿的高热和惊厥。可采用物理或药物降温高热,使用镇静止痉剂处理惊厥。
3、注意患儿的饮食、营养和水分供应。
4、若患儿出现后遗症,应采取措施促进患儿恢复。
四、托幼机构疾病保育要点
领会:
儿童生病前的迹象:
(1) 精神方面,可能出现精神差,烦躁不安,易怒,不爱玩等。
(2) 表情方面,可能出现眼神发呆,似凝视远方的现象
(3) 脸色方面,面色苍白,发黄,颊部、口唇、鼻尖等处颜色异常。
(4) 饮食方面,食欲不振,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可能出现异食癖、食欲亢进,发生吃得多喝得多。
(5) 大小便方面,出现大便异常,粪便带血,或呈“红果酱样”,或呈灰白色等。尿色及排尿次数异常,尿红、尿黄或尿呈乳白色等,排尿次数增多或减少。
(6) 睡眠方面,入睡困难或嗜睡,睡眠不安,夜惊,夜啼等。
(7) 体温方面,低烧或高烧,伴有头痛、恶心、呕吐、皮肤出血等,表明生病了。
应用:
测体温: 进食半小时后、安静状态下进行,正常体温36-37.4度。
喂药: 3岁以上鼓励自己吃。
高热护理:高热是指体温超过39℃,需要进行降温,常用方法有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对于婴幼儿来说物理降温的方法更安全可靠,如头部冷敷、酒精擦拭等。物理降温避风,高热初起,皮肤血管收缩,会寒战,注意保暖。高烧后出汗要及时擦干。
测脉搏和观察呼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手腕部靠拇指侧的桡动脉最常用。取坐位或卧位,测查者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置于被测者桡动脉处。为减少误差,安静时测量。连测三次15秒脉搏数。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 脉搏次数,可认定儿童处于安静状态,然后再测一次,可比较精准。
2岁前的表现为腹式呼吸,2-7岁表现为腹胸式混合呼吸,可通过腹部起伏观察。每一起一伏即一呼一吸,在安静情况下侧一分钟的呼吸。在安静时呼吸明显加快,可见于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或严重贫血等。
一、结合案例分析应该采取哪些预防护理措施
知识点8 学前儿童安全问题与保育
一、学前儿童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领会:
学前儿童安全保障的重要性
(1) 学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需要安全保障;
(2) 家庭幸福需要保障学前儿童安全;
(3) 提高办园质量需要安全保障。
二、学前儿童常见的安全问题
识记:
常见的小外伤的种类
1、擦伤。2、刺伤。3、切割伤。4、挫伤。5、挤压伤。
动物咬伤的种类
1、蛇咬伤 2、狗咬伤 3、蚊虫咬伤 4、蜂蜇伤
眼外伤的种类
1、轻微眼睛外伤 2、眼钝挫伤 3、眼睛的化学伤害
异物入体的种类和物质
1、咽部异物(鱼刺、葵花片、果核、硬币以及小玩具) 2、喉、气管异物(瓜子、黄豆、花生米、小糖球、小橡皮等) 3、鼻腔异物(卷纸、豆类、果核、小扣子、粉笔头、橡皮等) 4、外耳道异物(小昆虫、植物的种子、圆珠子、小石块、纽扣等) 5、眼内异物(尘土、沙子、碎石屑、木屑、飞虫、毛发、铁屑、石灰或强酸、强碱性液体等)
领会:
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
(1) 突然性: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突然发生的。
(2) 原因的复杂性:造成安全事故是多种多样的
(3) 场所的多样性
(4) 性别差异性,男孩较女孩更容易出现安全问题。
一氧化碳中毒的表现
轻度患者会出现头痛、头晕、耳鸣、眼花、四肢无力等症状。中度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口唇呈樱桃色等症状,中毒严重者会出现呼吸困难、抽风、休克等症状,若不及时救治,可造成死亡。
药物中毒的表现
(1) 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具体表现为口唇及全身麻木、眩晕、乏力、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等,严重者会出现抽搐、嗜睡、意识不清、昏迷等。
(2) 消化系统毒性反应,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或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出现原因不明的胃出血,黑粪、肝区疼痛等。
(3) 循环系统毒性反应,多有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寒冷、心率改变、血压降低等症状,严重时会发生休克。
铅中毒的表现
分症状性铅中毒和无症状性铅中毒:
症状性表现为:口有金属味,恶心、呕吐、厌食、便秘、腹胀、食欲不振、腹泻以及顽固的腹绞痛,头晕、头疼、失眠、乏力、全身酸痛、反正、懒动、嗜睡,面色苍白、心悸、贫血,重症患者还可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如肝病、肾病和中毒性脑病。
学前儿童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时,会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惊厥、昏迷,若及时治可迅速恢复。
无症状性:中毒症状表现不明显,容易被忽视,但对幼儿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影响巨大,身体发育方面,如脑发育不良,O型腿等,心理方面,如出现智力障碍,反应迟钝,情绪不稳定,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
惊厥的表现
突然意识丧失或跌倒,两眼上翻,头向后仰或转向一侧,眼球凝视,牙关紧闭,面部及四肢抽搐,口唇发紫、呼吸微弱且不规则,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短至1分钟,长至30分钟。
中暑的症状
中暑的先兆症状为头昏、头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等。中暑后,轻者除了上述症状外,同时还兼具症候群之一,即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心率快、体温升高(>=38°C)等现象,或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重者出现头痛剧烈,肌肉痉挛、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状。
人为的暴力危害
在身体方面,对孩子所造成的损伤,小到擦伤、挫伤、头摔伤,大到骨折、严重的切割伤、内脏受损等。在心理方面,孩子可能会出现情绪消沉或不稳定、焦虑、抑郁、低我概念或自卑、退缩、不合群等。
三、影响学前儿童安全的因素
领会:
影响学前儿童安全的因素分析
(1) 安全管理制度: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易使管理出现漏洞,造成安全隐患,增加事故发生概率
(3) 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不严格,执行随意,以致不良人员混入幼儿园,给孩子带来伤害
(4) 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物质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将造成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
(5) 幼儿园的教养性质:
首先,幼儿园集体教养的性质是影响学前儿童安全的因素之一。其次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使得保教人员所要面临的工作纷繁复杂,增加了许多安全隐患,很可能是孩子受伤。
(6) 保教人员的素质:
(7) 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增加了安全问题发生的频率。
(8) 保教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
(9) 保教人员缺乏必要安全事故的急救能力
(10) 学前儿童自身问题,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好奇心强、缺乏理智和判断力。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差。
保教人员的素质对学前儿童安全的影响
(1) 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认识滞后,日常活动中,对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认识不足,对学前儿童的一些不良习惯或危险行为不能及时纠正或制止,增加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
(2) 保教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使得保教人员无法对环境中的安全隐患进行合理认识和消除,无法对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影响进行正确估量。
学前儿童自身问题对安全的影响
(1) 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运动机能不完善,如果超负荷运动易发生安全问题。
(2) 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
(3) 好奇心强,对事物缺乏完整认知、情绪易冲动、缺乏理智与判断力。
(4) 安全意识薄弱,自救能力差。
四、学前儿童安全保育要点
领会:
学前儿童安全保育要点
(1) 以预防为主:
(2)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① 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的环境
② 开展对保教人员的安全教育
③ 开展对学前儿童的安全教育
(3) 安全事故发生时应妥善处理
① 及时救治
② 及时与家长沟通
③ 对外发布客观的信息
消除安全隐患,营造安全环境
(1) 活动场所应符合安全要求
(2) 生活用品应符合安全要求
(3) 玩具、教具应符合安全要求
(4) 药物和危险、有毒物品应妥善保管
(5) 食物应符合安全要求
(6) 经常对园内各设施、设备或物品进行检查、维修
(7) 注意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
托幼机构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安全问题
对保教人员进行安全教育问题
(1) 增强保教人员的安全意识
(2) 增加保教人员的安全知识
(3) 提高保教人员的安全事故急救能力
应用:
一、结合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实际,思考如何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1) 帮助学前儿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2) 教给他们必要的安全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① 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和规则
② 了解防火、防电、防水等知识
③ 了解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④ 不携带危险物品入园或午睡
⑤ 防走失、拐骗
⑥ 遵守规则
⑦ 安全地使用工具或玩具
⑧ 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
⑨ 认识各种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
⑩ 学会打求救电话
五、安全事故发生时的救治
识记:
止血的方法:1、指压止血法 2、加压包扎止血法 3、加垫屈肢包扎止血法
领会:
口对口呼吸法:
(1) 畅通呼吸道:将患儿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清楚口鼻阻塞物,将患儿仰卧,颈部垫高,头部后仰,使舌根抬起。
(2) 进行吹气:一手托起患儿的下颌,一手捏住鼻子,深呼吸一口气,嘴紧贴患儿的嘴,往里吹气。吹完一口气后,可看患儿胸部稍隆起,如果没有,可能呼吸道不顺畅或操作有问题,应及时纠正。移开嘴,放开患儿的鼻孔,轻按其胸部,帮助患儿呼气。小婴儿每2-3秒一次,较大学前儿童每3-4秒一次,每隔4次,检查一下是否有呼吸,直至恢复为主。若患儿嘴巴紧闭,可采用口对鼻吹气,重复上述动作。
胸外心脏按压法
(1) 将患儿面朝上平放在硬板或地面上。
(2) 抢救者跪在患儿一侧(一般右侧),根据年龄采用不同按压方法。
(3) 对新生儿:双手握住胸,用两拇指按压胸骨中部(乳头连线的中央),下压深度为1厘米左右,然后放松,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左右。压用力不可过大。
(4) 对3岁以下的孩子:左手托背,用右手手掌根部按压胸骨偏下方,下压深度为2厘米左右,频率每分钟80次左右。
(5) 对较大儿童:右手手掌放在胸骨偏下方,左手压在右手上,呈交叉式,以助右手之力,下压深度为2.5-4厘米,每分钟60-80次。
应用:
一、当发现溺水儿童时,如何进行抢救
(1) 尽快将溺水儿童救上岸,拨打119.
(2) 上岸后,观察溺水者的状况并打120.
(3) 快速疏通呼吸道,头侧向一侧,清楚异物,保持呼吸畅通。
(4) 倒水,解开衣服,将患儿俯卧在膝盖或肩头上,,头朝下腿朝上,按压腹部和背部,使呼吸道的水自然流出
(5) 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
(6) 尽快送医救治,做好保暖措施。
一、刺伤的急救措施
(1) 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清洗伤口。
(2) 将针或镊子消毒,然后顺着刺的插入方向把刺全部挑或拔出来,并挤出淤血。
(3) 用酒精消毒伤口
一、切割伤的急救措施
(1) 可用碘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如是碎玻璃割伤,许先清楚碎玻璃片
(2) 敷上无菌纱布进行包扎止血。
一、挫伤的急救措施
(1) 用凉开水或冰块冷敷患处,防止皮下继续出血,切忌揉搓伤处,24小时后,可用热水敷患处,以促进患处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
(2) 可用七厘散或活血止痛散敷患处
(3) 限制受伤部位活动
(4) 若伤情较严重(如颅内或内脏受损),应立即送医救治。
一、烧(烫)急救措施
(1) 立即消除致伤因素。
(2) 快速降温,冷疗
(3) 根据具体伤情进行救治,1度烧伤,可涂万花油等药物,3-5天好。2度烧伤,毛巾覆盖保护伤口,防止再次感染,送医。3度烧伤同2度处理,途中患儿口渴分次少量给淡盐水。
(4) 烧伤时,衣物与皮肤连着,不可脱去,清水清洗患处,如未粘连应马上脱去。
(5) 如被石灰烧伤,切忌用水清洗,可用干净毛巾轻轻拭去石灰后再清洗
(6) 处理烧伤时,注意休克、窒息。必要时采取心肺复苏术,对外伤进行处理。
一、骨折的急救措施
(1) 简要观察伤口和全身情况,注意是否出血,有无昏迷、休克现象,呼吸道是否阻塞。
(2) 防止休克,注意伤处的保护以免加重
(3) 止血、包扎、止疼。
(4) 就地固定,以免移动中造成二次损伤。上肢屈肘固定,下肢直肢固定。
(5) 请求救助,及时送医
一、交通事故的急救措施
(1) 保持镇定,紧急呼救。
(2) 在事故现场设立警示标志
(3) 搬动受损学前儿童
(4) 就地急救
(5) 迅速送医救治
一、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1) 救护人员应做好自身防护,立即将门窗打开,关闭煤气,禁止明火。
(2) 将患儿移至空气新鲜处,同时注意保暖
(3) 松开患儿的衣扣裤袋,清除口鼻中的污物,保持呼吸通畅
(4) 若患儿呼吸、心跳微弱或停止,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待呼吸、心跳恢复后送医。
一、误服毒物的急救措施
(1) 催吐。
(2) 洗胃,吐后再喝温水再催吐,直至吐清水。强酸使用淡肥皂水洗,强碱用柠檬酸、淡醋洗。
(3) 导泻,中毒后2小时精神尚好,可服用泻药,尽快排出毒物
(4) 补液,多 喝淡盐水补充
(5) 收集残留食物或是呕吐物,以便医生了解毒物性质,尽快送医你治疗。
一、喉、气管异物的急救措施
(1) 方法一、若患儿较小,可将其倒提,拍背。若患儿较大,让其趴在成人腿上,头部向下倾斜,拍其后背。
(2) 方法二:救护者从后方抱住患儿腰部,用大拇指的背部顶住幼儿上腹部,间断地向上后方用力推压,促使膈肌挤压肺部,形成气流,将喉、气管内的异物冲出。
(3) 如果以上无效,立即送医。
一、晕厥的急救措施
(1) 让患儿仰卧,使其头略低,抬高腿,解开其胸扣和裤带
(2) 若患儿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然后迅速送医
(3) 患儿清醒后,让其稍作休息,喝些热饮料。
一、中暑的急救措施
(1) 迅速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或有空调的房间仰卧休息,解开衣扣、裤带。
(2) 若体温升高,要迅速降温。
(3) 解暑。淡盐水等,或藿香正气水等药物
(4) 严重者,如神志不清、昏迷等,降温处理后,尽快送医。
一、冻伤的急救措施
1、局部冻伤:
(1) 轻度,可侵泡在38°C-42°C温水中加温,15-30分钟,搓手直至皮肤转红。脸部可用42°C的毛巾热敷。
(2) 涂敷冻疮药膏
(3) 重度者,保暖送医。
2、全身冻伤,全身保暖复温:
(1) A、迅速将患者移至温暖环境,动作轻柔,否则易造成肢体扭伤、组织断裂。
(2) B、快速复温,脱衣物,盖被子用热水袋等,幼儿还可侵泡温水,34-35度,5-10分钟后增到42度
(3) C、清醒后,继续卧床休息,喝热饮
(4) D、送医进一步治疗
一、鼻出血的急救措施
(1) 救护者保持镇静,并安慰患儿不要紧张,安静坐着。
(2) 让幼儿头略向前倾,张口呼吸,用手指压患侧鼻翼或捏紧两侧鼻翼10-15分钟,同时用湿毛巾冷敷前额、鼻部和后劲部位。不可仰头否则血液流入咽部。
(3) 出血较多时,用脱脂棉卷塞入鼻腔,棉卷浸1%-2%黄麻素液,效果更好,塞紧才能止血。
(4) 若采取了以上措施,仍出血,送医。
一、走失的急救措施
(1) 不要惊慌失措,保持镇定
(2) 快速、全面分析走失的原因
(3) 立即寻找
(4) 联系家长和附近的派出所,以便尽快找到。
(5) 向家长道歉,同时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一、地震的急救措施
(1) 较好的应急方法是: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 地震时,保教人员应该沉着冷静,组织幼儿就近躲避,切勿让幼儿到处乱跑或跳楼。在户外,可抱头,避开危险之处。室内,可指挥幼儿抱头、闭眼、蹲到坚实课桌下等,或跨度小,刚度强、开间小的房间,如厕所。
(3) 地震一旦停止,组织幼儿快速、有序的沿安全通道撤离到空旷、安全的地方。护住头部以防砸伤等,避开可能倒塌的地方。
(4)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想办法自救。不要惊慌,安抚幼儿情绪,让其不要哭会浪费体力,保持呼吸通道畅通,发出求救信号,如敲击。
知识点9 托幼机构保育管理
一、托幼机构保育环境的创设
识记:
心理环境:
托幼机构保育管理:针对各类形式的托儿所、幼儿园的保育工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托幼机构物质环境:包括托儿所、幼儿园整体环境中的房舍安排、设施设备、室内外空间设计等,大到建筑空间规划小到生活用具和材料提供都属于物质环境。
托幼机构户外环境:主要有户外活动场地、运动器材和设施、种植养殖区域,以及其他公共区域。户外绿化,紧急疏散通道。
托幼机构心理环境:主要是指以人际互动(主要是保教人员与学前儿童、保教人员与家长、学前儿童与学前儿童之间的互动)为基础营造起来的心理氛围。
领会:
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包含的内容
(1) 房舍布局:生活用房、服务用房、供应用房。
(2) 户外环境:户外活动场地、运动器材和设施、种植养殖区域,以及其他公共区域
(3) 室内环境
户外活动环境创设应考虑的要点
(1) 主要有户外活动场地、运动器材和设施、种植养殖区域,以及其他公共区域。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场地是否充足关系到能否顺利开展户外游戏。一般人均3平方米,具体受人数及班级规模大小影响,大部分采用分享方式轮流使用。运动区域专门为学前儿童提供各类活动器材和设备,是供他们锻炼身体的场地。常见的有攀爬类的网或木板斜坡,滑行类的滑梯或滑竿,行走类的各种组合的吊桥,眩晕类的秋千、浪船、摇椅、绳索、吊桥,以及各种孩子钻爬的隧道和迷宫。户外活动出现了区域化倾向,除了传统的沙坑、戏水池、种植区或生态区外,将轮胎、电缆轴、废弃的车体、船体放到园内的弹性空间中使用。也有的设置了骑乘区,大型积木活动区域、涂鸦或绘画活动区域,以及穿插其中的由各式桌椅构成的休息区等让幼儿园户外环境更为丰富。
(2) 户外环境需要适宜的绿化,严禁有毒带刺的植物,游戏场地、绿化地等所用的护栏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绿化用地每生不小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
(3) 紧急疏散通道是一个重要的户外环境设置细节,幼儿园安全疏散和经常出入的通道上,不应设台阶,必要时可设防滑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1:12
室内环境创设应考虑的要点
(1) 活动室要保证每个班级一间,每间活动室面积人均1.5平方米,净高不低于3.3米,窗高(地面到窗户上缘的高度)不低于2.8米,窗台距离地面的高度在50-60厘米,或者更宽敞。活动室基本应朝南、朝东或选择在当地最好的日照方位,并要满足冬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单侧采光的活动室,净深不超过6.6米,各个楼层最好设置室外活动的露台或阳台,以不遮挡底层生活用房的日照时间为宜,地处温暖区、炎热地区的生活用房应避免朝西,或设遮阳设施。这样活动室的门、窗、层高、阳台等形成的空间视野开阔,也利于空气流通。
(2)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活动室分区是室内环境创设的关键,活动区即区角。室内活动区的设置要便于孩子自选活动内容和材料,便于与同伴互动。
(3) 寝室、盥洗室和厕所一般与活动室相连。寝室各个床头间距0.5米左右,两行床间距0.9米左右。盥洗室与厕所最好位于活动室与寝室之间。每个班的盥洗台和水龙头一般要有5-6个,大便器2-3个,小便池一个,通风并安装排气阀。盥洗池高度0.5-0.55米,宽度0.4-0.45米,水龙头间距0.35-0.4米,无论采用沟槽式或坐蹲式大便器应有1.2米高的架空隔板,并设扶手。每个厕位平面尺寸为0.8米*0.7米,沟槽式槽宽0.16-0.18米,坐便器高0.25-0.3米。
(4) 幼儿园的服务用房主要是保健室、隔离室、晨检室。晨检室宜设在建筑物入口处,医务保健室和隔离室宜相邻设置,与幼儿生活用房有适当距离。
(5) 活动材料的选用与投放时室内环境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供的活动材料种类符合孩子的需要、数量上能够满足孩子的需求,才能支持孩子在区角中的游戏顺利开展。
(6) 活动室内的装饰离不开地面、墙面和橱柜的选择。
营造心理环境保教人员应把握的要点
(1) 关注并满足学前儿童的基本需要
(2) 对学前儿童要有宽容的态度
(3) 做到对所有学前儿童一视同仁
(4) 支持孩子的同伴交往
(5) 与家长形成良好的沟通
应用:
一、结合案例思考应该如何创设良好的保育环境
二、托幼机构保育管理的实施
识记:
生活作息的程序化:主要是指按照顺序,对孩子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的一天的所有生活和活动内容作出安排,以形成相对固定的环节和内容程序。
领会:
托幼机构的作息程序安排要考虑的问题
(1) 要合理安排各类活动时间,注意时间划分要有弹性
(2) 围绕托幼机构生活作息程序的安排,保育员的工作内容也应相应地规范,根据 不同时间和安排进行日常的卫生保育和护理工作:
1) 晨间清洁卫生:开窗通风,检查学前儿童的饮用水和杯具,打扫活动用具和整理杂物,清理盥洗室检查学前儿童擦手巾,做好厕所的清洁卫生。
2) 晨间接待:配合老师做好接待工作,热情接待了解学前儿童在家的情况,关注患病学前儿童或情绪不好的学前儿童,组织学前儿童擦椅子
3) 学前儿童户外活动中的保育护理:注意活动器具的安全,衣服不宜穿得过多,整理活动秩序,不得随意离开学前儿童,注意户外场地的安全,做操时保教人员要关心学前儿童的衣服、情绪,做好活动后的整理和安全防护工作。
4) 大小便的培养:为学前儿童准备盥洗和如厕设备,维持盥洗的秩序,观察学前儿童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要及时记录或向保健老师汇报,保健人员在处理完学前儿童的大小便后要用肥皂洗手。
5) 盥洗:养成用肥皂洗手的习惯,教会学前儿童洗手的正确顺序,帮助不会洗手的孩子,对幼儿大便在身上或腹泻的儿童,大便后先换下弄脏的衣裤,然后用纸擦干净,给学前儿童清洗屁股,对大便拉在身上的学前儿童不能训斥或埋怨。
6) 早点的安排:早点工作由保教人员互相配合,各尽其责,教师负责组织学前儿童有序地上厕所,洗手,保育员负责点心的准备,做好点心前的桌面消毒,倒牛奶时,保教人员必须到每个儿童位子上去倒。
托幼机构膳食管理要考虑的问题
(1) 全日制一般一餐两点或两餐两点,因此需要总务后勤部门和卫生保健部门共同参与
(2) 营养方案的制定由幼儿园保健医生主持,有条件的可配营养师
(3) 食谱制定要针对季节变化、幼儿园教育内容、各年龄段对各类营养的需求
(4) 食谱每天公布张贴
(5) 膳食组工作人员要进行健康体检,合格才可任职。
(6) 膳食管理要依据卫生部、环境卫生、工作人员卫生、用具卫生等
(7) 托幼机构领导和保健医生要及时巡视并督促
(8) 建立伙食管理委员会
(9) 定期对托幼机构伙食情况进行评估并改进,对食材选购、伙食经费开支情况进行监督
托幼机构安全和健康要考虑的问题
(1) 食品安全:把好采购关,选购绿色环保、优质新鲜的食品,采用“摘、泡、洗、切、炒”五环节,把好饮食关,保证饮食安全
(2) 卫生保健:卫生保健老师每日到班级巡视三次,了解、观察、登记家长自带药情况、学前儿童服药情况及情绪,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把好物品消毒关,学前儿童日常用品及活动场所,如餐具、水杯、手绢、活动室、寝室等,做到日日消毒,玩具做到周周消毒,防止疾病传播,保证学前儿童身体健康,消毒液、洗剂和杀虫剂应放置在学前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并妥善保管,班内不得存放盐酸、硫酸、爆炸物等有毒有害物品,班级每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
(3) 校舍安全:每半月检查一次桌椅,一周检查一次电器及线路,每日检查大型玩具及活动设施,如发现破损及时维修,修好之前禁止使用
(4) 消防安全:凡是学前儿童经过的走廊、过道或场所经常检查,不准乱放杂物,尤其是教师门及幼儿园安全通道,必须保证出入畅通无阻,遇到紧急情况,有专人负责疏散。配齐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对灭火器、消防栓等器械,在固定位置存放,指定专人负责管理
(5) 把好入门关:保安随时关好大门,防止学前儿童私自溜出,做好外来人员的盘查及登记,做好提前离园学前儿童的登记。幼儿园在园内主要通道安装监控设备,保安随时了解幼儿活动情况及人员出入情况,保卫室提高视频监控记录本。
(6) 严格领导一日活动检查制度:每日值班领导巡视园内各种大型玩具和设施设备,巡视幼儿一日活动,巡视幼儿午睡情况,如发现不安因素及时处理,如发生安全意外,应及时上报园领导,并及时处理。
三、托幼机构班级保育管理的实施
识记:
生活常规:主要是针对日常生活需要,如饮食、睡眠、盥洗等生活活动而制定的行为指导
教育常规:一般是针对集体教育活动、游戏活动、户外活动等活动而制定的行为标准。
领会:
小班保育工作的重点
(1) 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洗手、刷牙的基本方法。
(2) 学习穿脱衣服,会使用手帕或纸巾,养成坐、站、行、睡的正确姿势,能及时排便,有良好的作息习惯。进食时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独立进食,认识最常见的食物,爱吃各种食物,主动饮水。
(3) 了解身体的外形结构,认识并学习保护五官,能积极配合疾病预防和治疗。
(4) 指导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5) 知道自己的性别。
中班保育工作的重点
(1) 初步学会穿脱衣服,整理衣服。
(2) 学习整理活动用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结合品尝经验,进一步认识各类常见食物,爱吃各类食物的同时,懂得要科学合理地进食,逐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逐步形成接受疾病预防与治疗的积极态度和行为。
(5) 在成人帮助下学习处理常见外伤的最简单的方法,知道快乐有益于健康。
(6) 认识有关安全标志,能够在成人提醒下遵守交通规则,不接触危险物品,遇到危险时能告诉成人,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7) 愿与父母分床而眠。
大班保育工作的重点
(1) 保持个人卫生,关心周围环境卫生。
(2) 进一步提高独立生活能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初步理解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身体需要各种营养。
(4) 会使用筷子,进一步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
(5) 进一步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及重要功能,并懂得简单的保护方法。
(6) 了解有关预防龋齿及换牙的知识,注意用眼卫生。
(7) 初步了解应付意外事故的常识,具有粗浅的求生技能。
(8) 知道男女厕所,初步具有性别角色意识。
入园与离园班级保育常规
(1) 高高兴兴入园,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愉快接受晨检,按号数插好自己的晨检牌
(2) 不带危险品、零食入园。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地方。先入园的小朋友帮助排好桌椅、玩具,整理活动室
(3) 离园前带好自己的物品,自觉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把自己的小椅子轻轻滴搬到桌上。不跟陌生人走,主动跟保教人员和同伴道别。
户外体育活动班级保育常规
(1) 早操与午间操:做操前根据天气适当增减衣物,上下楼梯靠右走。做操时精神饱满,动作有力、合拍。爱惜早操器械,轻拿轻放,正确使用器械。
(2) 自由活动: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玩危险游戏。乐意与同伴一起玩,不争抢玩具,互相谦让。玩后主动收拾并分类摆放玩具。
(3) 户外体育活动:游戏时按规则积极参加,按意愿选择器械并正确使用,爱惜器械,用好后分类收拾好。增强自我保护意思,不玩危险游戏。及时增减衣物,活动后自觉擦汗,自由饮水。
集中活动班级保育常规
(1) 乐意参加活动,积极思考探索,当“文明小听众”,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谈话,不插话。
(2) 自信大方地在同伴面前表现发言,声音响亮。集体回答问题时尽量轻声。乐意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想法
(3) 活动中保持正确坐姿,挺起胸膛,不翘椅子
(4) 爱惜活动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操作。喜欢看图书,知道看书可以学到很多本领,乐意把书中看到的内容讲述给同伴听。
点心及午餐班级保育常规
(1) 有秩序地盥洗,不推不挤。用正确的方法洗手、擦手。不玩水,洗好后关紧水龙头。
(2) 文明进餐,不说悄悄话,不挑食,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或点心,尽量保持桌面的干净和整洁。
(3) 进餐后用擦嘴巾擦嘴,并主动把自己的餐具收拾到制定的地方。安静看书,不影响别人
(4) 在老师带领下,排好队伍散步或进行其他安静活动,不做剧烈运动。
午睡及起床班级保育常规
(1) 如厕后安静地进入寝室,将拖鞋、衣服摆放整齐后有秩序的上床。根据天气冷热增减小被子,自己盖好被子。
(2) 保持正确睡姿,不蒙头睡,不玩棉被、草席,不影响同伴
(3) 起床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叠被子,自己穿衣服和鞋袜,乐意帮助碰到困难的同伴
游戏与区域活动班级保育常规
(1) 喜欢区域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与同伴商量后,自觉围靠区角再玩。
(2) 区域活动中,能有始有终地在自己喜欢的区域玩,知道每个区域都可以学到很多的本领,不重复玩一个区域。做到“三轻”,特别是在阅读区看书的幼儿。活动后与同伴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收获
(3) 积极参与游戏,爱惜玩具材料,遵守游戏规则,不发出噪声,不影响同伴。乐意与别人交往。使用普通话和别人交谈
(4) 初步学会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做到“有话好好说”,不争抢游戏材料,积极想办法克服游戏中的困难。
保教人员的职业守则:
(1) 爱岗敬业,热爱幼儿;
(2) 为人师表,遵纪守法;
(3) 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4) 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5) 文明礼貌,团结协作。
保育员的工作职责
(1) 负责本班房舍、设备、环境的清洁工作。做到每天小扫除,每周打扫除,经常保持活动室内空气的流通,保证学前儿童有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
(2) 按照消毒制度的规定,认真做好水杯、毛巾、碗筷的消毒工作,认真做好水杯架和饭前餐桌的消毒工作。每天定时冲洗厕所,做到厕所槽内无污垢,保持厕所内清洁无臭味
(3) 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好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做好保中有教,全面了解学前儿童的饮食、睡眠情况,保持幼儿仪表整洁,精心护理幼儿生活
(4) 在医务人员和本班教师指导下严格执行幼儿园安全、卫生保健制度,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和防蚊、蝇工作,保证学前儿童开水供应,每天擦净席子。冬季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定时拆洗和翻晒被褥、枕套,定期清洗、消毒玩具,保持睡具、玩具的清洁卫生。
(5) 妥善保管学前儿童的衣物和本班的设备、用具,防止霉烂、损坏、丢失。
(6) 根据本班教育教学要求做好配班工作
应用:
一、结合案例分析班级保育工作的实施情况
四、班级保育中的家园沟通
领会:
班级家园沟通工作:主要是指保教人员或幼儿家长针对还在在园、在家的行为表现进行信息互通,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家园沟通可以使教师和保育员更细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成长信息,改进幼儿园教养的方式。还可以使家长了解孩子在集体生活环境下的具体表现和适应情况,及时调整家庭教育方式,形成家园教育影响的一致。
应用:
二、结合案例思考家园沟通的特点和措施
特点:
(1) 沟通的主体是孩子的主要教育者。
(2) 沟通的内容具有针对性
(3) 沟通的方式多样化
保教人员要做好以下工作:
(1) 积极观察孩子在班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2) 采用合理的表达方式与家长沟通
(3) 构建班级的家园沟通制度
知识点10 托幼机构保育机能
一、托幼机构保育机能的重要性
领会:
托幼机构保育机能的重要性
1、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1) 儿童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缺乏必要的生活保健常识,自我服务能力差,需要保教人员的精心保护盒照管,而这又要求保教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娴熟的保育技能
2)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自我控制能力差,对外界事物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和判断,情绪易冲动等,又好奇好动、缺乏安全预见性,对外界环境中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
2、保教人员专业化的需要
3、高质量的托幼机构的需要
二、保教人员保育机能的内容构成
识记:
日常消毒技能的内容
(1) 定期对学前儿童活动场所、设施进行消毒。
(2) 定期对日常物品、玩具、文具、教具进行消毒
(3) 在保健医生指导下,配制常用的消毒液,进而尝试独立配制常用的消毒液
(4) 针对常见的传染病选择消毒方法,并进行消毒
生活管理技能的内容
(1) 健康检查技能
(2) 组织进餐技能
(3) 组织饮水技能
(4) 组织盥洗、如厕技能
(5) 组织睡眠技能
(6) 保管物品技能。
安全工作技能的内容
(1) 发现可能造成学前儿童意外伤害的安全隐患
(2) 严格执行托幼机构的安全制度
(3) 处理常见的安全问题
领会:
环境清洁技能的内容
(1) 按时、按要求开窗通风,根据季节和室内温度变化确定通风的时间和方式
(2) 按程序清洁并整理活动室、寝室及其设施。
(3) 按程序清洗、整理盥洗室及其设施。
(4) 清扫室外场地,清洁学前儿童易接触到的各种体育设备
(5) 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清洁工作
(6) 修订清洁卫生制度
组织进餐技能的内容
(1) 按照学前儿童不同年龄和要求分发、摆放餐具
(2) 根据学前儿童的个别差异分发、添加饭菜,重点指导体弱儿、挑食儿和肥胖儿进餐
(3) 为学前儿童营造愉快的进餐环境
(4) 纠正学前儿童不良的进餐姿势,培养学前儿童用餐的文明习惯。
(5) 鼓励大班孩子自取食物,指导他们独立进餐。
组织饮水技能的内容
(1) 按规定清洗水桶
(2) 根据学前儿童的活动量、天气、饮食情况提供温度适宜的饮用水
(3)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饮水习惯
组织盥洗如厕技能的内容
(1) 做好较小学前儿童洗手、洗脸、洗脚、洗臀部和大小便的照顾工作,指导较大儿童掌握盥洗和如厕的动作要领
(2) 培养儿童良好的盥洗习惯
(3) 培养儿童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4) 观察并及时发现学前儿童大小便的异常。
组织睡眠技能的内容
(1) 做好睡前准备工作,为学前儿童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2) 帮助并指导儿童正确穿脱衣服,整理床铺。
(3) 培养学前儿童独立就寝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睡眠习惯
(4) 根据个别孩子的排尿规律及时提醒其排尿
(5) 及时发现学前儿童睡眠中的身体和行为异常
教育活动保育技能的内容
(1) 室内教育活动保育技能
(2) 室外教育活动保育技能
(3) 家长工作保育技能
家长工作技能的内容
(1) 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与家长沟通和交往的技巧
(2) 组织家园共育活动,并能向家长反馈学前儿童在园情况
(3) 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
三、保教人员保育技能的操作要求
识记:
开窗通风的重要性
(1) 呼吸机能不完善,需要新鲜的空气和大量的氧气
(2) 预防疾病需要新鲜、流动的空气
常用的消毒方法
(1) 天然消毒法
(2) 消毒灯消毒法
(3) 煮沸法
(4) 蒸汽消毒法
(5) 化学消毒法:煤酚皂溶液、漂白粉、石灰、过氧乙酸、84消毒液
教育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的内容
(1) 活动材料的准备和使用情况
(2) 学前儿童的活动情况
(3) 教师的教学情况
和家长交流沟通的技巧
(1) 语言技巧:语言要通俗易懂,语言要准确,注意语音语调
(2) 情绪技巧:热情,耐心,开朗
(3) 思维技巧: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解决办法。先思考后交流、交通。
领会:
活动室和寝室清洁的操作技能
(1) 清洁窗户:纱窗、玻璃、窗台、窗棂、窗帘。
(2) 清洁灯具:断源,开关、拉线、灯罩、灯管
(3) 清洁墙壁:去尘、墙壁
(4) 擦拭门、门框、桌椅、架子、电器、各区域角内的设施设备。先湿布擦拭、再干布无水痕、无擦痕
(5) 清洁玩具、文具、教具。分材质清洗,塑料和木头可用温水兑洗涤剂,纸质的抹布擦
(6) 清洁床。整理床铺,擦拭床,无尘垢、无积土,清洗床褥。
(7) 扫地。
(8) 拖地:先家具和物品下的地面,再其他位置,每5-6平方米清洗一次,较脏可多拖几次
常见传染病消毒工作及注意事项
1、 做好预防工作:
(1) 严格进行入园检查、午检和全日观察
(2) 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做好幼儿园日常清洁和消毒工作,以控制有害病毒的繁殖和传播
(4) 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5) 注意饮食卫生
(6) 合理安排膳食
(7)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学前儿童的体质
(8) 家园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学前儿童
2、 常见传染病的具体消毒措施:
(1) 呼吸道传染病的消毒措施
① 一旦发现,第一时间隔离并通知家长,让家长带患儿到医院治疗。班级挂标示牌
② 开窗通风、进行空气消毒,不少于三小时。
③ 对活动场所、设施、日常物品进行消毒
(2) 消化道传染病疾病的消毒措施
① 隔离、治疗
② 做好消毒工作
③ 根据不同的病种有针对性地采取消毒措施
④ 保教人员在接触患儿时要戴口罩,注意洗手
教育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
1. 教育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的内容
(1) 教育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的内容
① 活动材料的准备和使用情况
② 学前儿童的活动情况
③ 教师的教学情况
教育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表格的设计,如下图10-1:
班级 | 活动时间 | 教师 | 保育员 | ||||
活动名称 | |||||||
活动材料的 准备情况 |
|||||||
活动材料的 使用情况 |
|||||||
学前儿童的 活动情况 |
全班儿童的 活动情况 |
|
|||||
个别儿童的 活动情况 |
|||||||
教师的教学情况 | |||||||
备注 |
(2) 注意事项:
① 记录应该客观、真实
② 记录应及时、准确
家长工作保育技能的操作要求
(1) 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① 语言技巧
② 情绪技巧
③ 思维技巧
(2) 组织家园共育活动
(3) 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
应用:
一、据实际需要安排清洁工作,如学前儿童撒饭后的清洁,学前儿童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清洁,装修房屋启用后的清洁等
学前儿童撒饭后的清洁
1、 让儿童将嘴擦拭干净后,离开桌子,以免踩到饭粒,弄脏其他地方
2、 用湿布擦拭桌子,再用干抹布擦净水迹
3、 用扫帚将桌子下的饭粒和菜渣清楚,再用半干的拖把拖地,反复几次直至干净
学前儿童呕吐物和排泄物的清洁
1、 除掉沾有污物的衣物,清洁儿童的口腔和臀部
2、 先清楚呕吐物和排泄物,然后反复清洗弄脏的地面等,并消毒
3、 清洁沾有污物的衣物,并消毒,保教人员要采取保护措施
装修房屋启用后的清洁
1、 开窗通风,散去有毒气体,一个月后启用,可用活性炭或空气净化器
2、 按程序清洁、擦拭活动室、寝室、盥洗室及其设施。
一、对活动场所、设施、日常物品进行消毒
参照消毒技能
二、独立配制常用消毒液
A、 漂白粉溶液配制
首先,做好准备
然后,根据预配制的漂白粉溶液的溶度和数量计算所需漂白粉量和水量
接着,戴上手套、口罩,配制。若要配制0.5%的漂白粉溶液10KG,具体方法:取50克漂白粉放入水桶内(一药勺10G左右,可取5勺漂白粉),加水9.95KG或一桶(一只普通的水桶装水量约10kg),用搅棒搅拌,直至漂白粉全部溶解。注意的是,在配制时,可先在漂白粉里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水调匀。
最后,做好标记,标注名称、溶度、配制时间及有效期,妥善放置保管
B、84消毒液配制
首先,做好准备
然后,根据预配制的84消毒液的溶度和数量计算所需容量和添水量
接着,戴上手套、口罩,配制。若欲配制溶度为0.5%的84消毒液5000ML,方法:用注射器或量杯取出25ML的84消毒原液,放置水桶中,再加4975ML,也可以直接加一盆或半桶水
最后,标记放置保管
C 、 配制消毒溶液注意事项
1、保护自己。2、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要求配制。3、马上标记,以防止与其他溶液混淆或过期。4、放置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
消毒液公式:
A:以药物商品剂型为100%基数配制
公式 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溶度×欲配制数量 加水量=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 案例:欲配制0.5%的煤酚皂溶液20KG,那么需要煤酚皂溶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0.005*20=0.1KG 20-0.1=19.9KG 答:需要煤酚皂原溶液0.1KG,水19.9KG |
B:以所含实际有效成分为基数配制
公式 所需原药量=欲配制溶度*欲配制数量/原药含量 加水量=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含量 案例:将溶度为20%的过氧乙酸溶液配制成0.5%的溶液100KG,那么需要溶度为20%的过氧乙酸原溶液和水各多少千克? 0.005*100/0.2=2.5KG 100-2.5=97.5KG 答:需要溶度为20%的过氧乙酸原溶液2.5KG,水97.5KG。 |
设计教育 活动的保育工作记录
参照10-1图
家长工作保育技能的操作要求
(1) 和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
① 语言技巧
② 情绪技巧
③ 思维技巧
(2) 组织家园共育活动
(3) 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
四、托幼机构保教人员保育技能的获得途径
识记:
在职教育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获得保育技能的途径
(1) 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
(2) 依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实习制度
(3) 做好保育技能鉴定、考核工作。
职后的入职辅导和继续提高方面,保教人员获得保育技能的途径
(1) 自我提升
(2) 教研活动
(3) 培训与学习
扫码登录
扫码关注“福建自考网”微信公众号
即可查看余下内容
上一篇:福建自考12344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知识点押题资料
下一篇:福建自考3000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知识点押题资料
最近更新
- 福建自考30003学前儿童游戏指导知识... 07-07
- 福建自考30002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 07-07
- 福建自考30001学前儿童保育学知识点... 07-07
- 福建自考12344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知... 07-07
- 福建自考12340学前儿童发展知识点押题资料 07-07
- 福建自考12339幼儿园教育基础知识点... 07-07
- 福建自考09277《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 07-07
福建自考
- 宁德自学考试命题标准是什么? 01-03
- 龙岩自考考试答卷前应注意什么? 01-02
- 漳州自学考试如何选报适合自己的专业? 12-31
- 南平自学考试的报考对象? 12-27
- 三明自考文凭是否得到国家承认? 12-26
- 莆田自考的报考对象? 12-25
- 泉州自学考试学历有什么作用? 12-24
- 厦门自学考试毕业生可以参加考研及考... 12-23
- 福州自考文凭是否得到国家承认? 12-19
扫码小程序选择报考专业
进入在线做题学习
查看了解自考专业
查询最新政策公告
进入历年真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