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掌握章节重点,复习考试重点,让你的考试更快更顺利通过,查看2019年4月福建自考《商品流通概论》第六章(2)。
11.影响商品流通渠道的决定因素;
①社会经济条件、②市场供求条件、③企业内部条件、④商品自身条件(社会生产发展水平、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政策、交通运输条件、物理设施条件);
12.确定流通渠道的选择方案;
①确定渠道模式(长度)、②确定中间商数目(宽度)、③确定渠道成员彼此的权利和责任.
13.选择流通渠道的成员考虑因素;①目标市场情况、②、企业财务状况③产品组合情况、④市场份额、⑤商品推销能力、⑥储运能力、⑦中间商状况
14.目标市场情况包括:1)潜在顾客数量;2)市场地理分布;3)商品销售量大小;4)消费量购买习惯。
15.在选择渠道成员时,应考虑中间商的有关情况包括经营条件、能力、资信条件;
16.对流通渠道设计方案的评估原则:①经济性原则、②可控性原则、③适应性原则;
17.生产商与中间商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地区性、时间性、生产商对中间商的适应性;
18:商品流通网络:是指各种流通组织和当事人根据商品的自然流向原则,把各种商业渠道和商业网点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多层次、开放型、相互交织、形如蛛网的流通有机体。
包括三层含义:1)商品流通网络主体是各种流通组织和当事人;2)客体是各类商品;3)实质是流通网络有机体。
19.商品流通网络它具有五个特征:①客观性、②聚合性、③辐射性、④区域性、
⑤整体性
20.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商品流通网络的缘由是什么?
①城市发达的工业体系为商品流通网络的建立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②城市
具有较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③城市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能力和邮电通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