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给社会带来三个结果和变化:
(1) 畜牧业和农业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部落有了剩余产品。
(2) 生产的增长,剩余产品日益增多,私有制出现。
(3) 父权制代替了母权制和家长制家庭的出现。
家长制家庭,是以一个男子为首的大家庭公社,包括家长,晚辈及奴隶。
家长制家庭特点:
(1)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内
(2)父权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给社会带来三个主要结果:
(1) 奴隶制的巩固与发展。
(2) 个体家庭开始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耕地成为私有财产。
(3) 部落联盟的出现。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从手工业分离出来。(有决定意义的生要分工)给社会带来的二个结果:
(1) 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金属货币。
(2) 由于商业活动、土地的买卖与变化,人们为谋生而流动,原来氏族与部落居民杂居起来恩格斯对国家的产生论断说明三点:
1) 历史现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表明国家产生的时间。
2)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3) 国家的作用是缓和冲突,把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