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2018年福建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第二讲(14)

2018-11-06 16:28来源:福建自考网
  在孔德看来,社会秩序也依靠与其有关的劳动分工与经济合作。个人进行经济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然而.随着劳动分工的出现,每个人在参加经济活动中,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从而进行合作,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新的社会联系。劳动分工促进了工业发展,专业化的相应发展也促进了个人主义。同时,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增强了。因此,高度发达的劳动分工造成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使一个复杂的社会有了稳定的秩序。“
  小结:(1)静力学相当于解剖学;
  (2)社会是由人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础。孔德认为人的本性有两种:利己心和利他心。社会之所以动乱,就在于利己心大于利他心。所以,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利己心等于利他心社会才能够稳定;
  (3)家庭是利己心与利他心相结合的地方,这是由于在家庭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家庭结成小群体;
  (4)家庭分工与合作就结成了社会,但是家庭的功能比较单一,而社会功能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进行社会控制,才能保证社会的协调发展;
上一篇:2018年福建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第二讲(13)

下一篇:2018年福建自考《西方社会学理论》章节讲义:第二讲(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