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金代官员考核的完备和制度化:金代考核官员由吏部负责,分两种形式:
(1)对任职届满的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
(2)对所有在任官员进行考核;考评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官吏赴任时均要带一纸证书,称“解由”,“解由”上详叙该官员的上一任期内的政绩及任期和资历,吏部根据“解由”来评价官员和才能,并将解由主要内容摘抄下来,称“铨头”,再将该官员历任的“铨头”汇集起来,成为该官员的人事档案,称“行止薄”,作为吏部对该官员进行人事调整的依据。金代对所有在任官员的考核也有一套完备的规定:以县令为例,即以“四善、十七最之制”实际是对县官政绩、才能、个人素质测评的21项标准,后来更以区域人民的态度作为考核的依据。
26、元代行政官员的考核和升迁的制度化:元代官员考核分两种形式:
(1)是对全体官员的考核;
(2)是对某一任期满的官员的政绩予以考评。对全体官员的考核由吏部会同监察机构共同主持,考核五项标准:户口是否增加、荒地是否开垦、诉讼是否处理公平、治安是否良好、赋税是否公平。对任职届满的官员也有一套完备的制度:官员任期为30个月,期满接受政绩考评,其中有监察官员提供的政绩材料和所在官府给该官员的鉴定。为保证官员升迁,升迁也有一套常规:依据其品级分段管理,七品以下由吏部负责,正七品以上由中书省管理,三品以上由皇帝亲自选授。六品到九品的任命由中书省下达,一品到五品由皇帝诏令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