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笔记(十)
46、醒来,铜陵!
龚声
写作特点:从大处落墨,又开掘较深,既有宏观性又有深刻性。用事实说明道理,叙议结合,寓情于冷静评述之中。
《醒来,铜陵!》高奏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主旋律,主题鲜明。在结构安排上,既紧密一局通讯的主题 ,又为表现通讯主题服务。全文布局有序,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完整紧凑。通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指明如何解决问题,一环扣一环,层层递进,紧扣通讯主题。
47、菜价追踪
经济报道 新华社记者 苏会志 王进业
写作特点:以追踪菜价变化的全过程为主要线索,依次推进,层层深入。
48、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人物通讯 何平等
特点:运用主要情节和细节描写的刻画来再现人物的崇高精神。
荣获1995年中国新闻奖特别奖。
孔繁森同志的先进事迹,给人以深刻的教育、感染和强烈的震撼,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报道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以浓墨重彩谱写了一曲时代英雄的颂歌。长篇通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握时代精神,深入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的要求,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时代英雄: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孔繁森同志高扬理想和信念的旗帜,满怀无私奉贤的高尚情怀,发扬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以人民的利益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形势下的理想和追求,展示了当代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回答了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人民应该确立和实践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一个根本问题。
49、师魂
人物通讯 黄绍全 陈朗
特点:用事实说话,以真情实事感动人。语言朴实无华、描述自然。
50、日本签字投降
美国记者 霍墨·比加特
特点:客观地叙述介绍,寓观点于事实之中,对主要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