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笔记:种树郭橐驼传

2018-08-01 15:18来源:福建自考网
  【种树郭橐驼传】
 
  1、本文中心思想?
  答:本文借为人立传的方式,寓治国之理于种树之道,揭露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及给人民带来的祸害,阐发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2、本言写作特点?
  答:(1)、本文说理,总体上采用类比方法:用种树类比治民,用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类比治民要“顺民之天以致民之性”,用种树要“其莳也若子”类比做官司要爱护老百姓,用种树要“其置也若弃”类比治国要让老百姓休养生息,用“他植才”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类比“长人者好烦其令”。
  (2)、文章阐述种树的道理,采用了对比方法。郭种树和“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态度、方法和结果诸方面都构成了对比。这一系列对比,将种树过程中的是与非、正与误、利与弊都衬托得十分清晰。

  3、分析第三自然段的层次?
  答:第三自然段可分为两个大的层次。第一层:从开头到“非有能蚤而蕃之也”。这是从正面阐述郭成功的种树经验。这一层又分为三个小层次:①郭种树的基本原则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②树木的天性③郭恰当的植树态度和方法。第二层:从“非有能蚤而蕃之也”到段末。这一层主要写“他植者”错误的种植方法,与郭的成功经验形成对比,从而突出文章中心。这一层又分为两个小层次:①马马虎虎、不认真的种树态度。②“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种树态度。

  4、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而召之。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
  答:(1)这里揭露了当时怎样的社会弊端——政乱令繁。
  (2)这弊端造成了怎样的社会危害——扰民害民,使民不得休养生息。
  (3)这里体现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养民治国,以民为本。
  (4)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形象描绘

  5、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共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答:(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顺天致性。
  (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说明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对比。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为了与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类比,阐发文章主旨。
上一篇: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笔记:张中丞传后叙

下一篇:自考04729《大学语文》复习笔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