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4729《大学语文》课程讲义:《湘夫人》
《湘夫人》
《作家作品》
屈原 战国时楚人,先秦时期伟大的诗人。留存作品《离骚》《九歌》等等。
《中心思想》
本诗选自《九歌》。《湘夫人》描写的是湘君约湘夫人见面,而最终也没能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学习重点与难点》
一、掌握本诗描写的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的层次。
可分为四个层次:依托水神祭祀中的降神,迎神,娱神,送神四个基本部分,可分为四层:第一小节:描写湘君似乎看到湘夫人来到湘水北的小洲,但是期约未遇,心中忧伤。
第二小节:描写湘君对湘夫人的焦灼的期待和反复的追寻,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第三小节:描写湘君筑室水中迎接湘夫人的情景,表现了对理想爱情的无比向往。(属于铺陈写法)
第四小节:描写湘夫人没有到来,湘君遗憾地将衣物投入水中,寄托对湘夫人的思念。
二、掌握本诗的抒情方法。
直接抒情:目眇眇兮愁予。思公子兮未敢言。
借外在举止抒情:登白薠兮骋望,捐余袂兮江中。
融情入景: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因情造景:鸟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第三小节全部是因情造景。
三、本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湘君。
四、分析“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艺术性。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相约未见的愁情。属于融情于景。
五、掌握本诗体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诗寄托作者受到排挤,打击,流放的忧伤情绪和对社会理想,完美人格的坚决追求的精神。
六、本诗是根据楚地祭祀水神乐歌改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