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难点:第四章

2015-09-18 15:55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四章                
1、道德的本质和起源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答: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以善恶、荣辱等观念为标准,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个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道德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表现在以下方面: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
2、道德的功能和社会作用是什么?
答:道德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功能和认识功能。除了这两种功能,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上。    道德的调节功能: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的认识功能:道德反映社会现实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是人们认识和反映社会状况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方式。
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能够影响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道德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道德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道德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阶级斗争的重要工具。
3、道德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规律是什么?
答: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道德发展的五种历史类型,即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道德发展的规律是: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4、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应当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市场经济优势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提供道德价值导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保证和促进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健康发展。
5、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
答案要点: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6、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第一,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第二,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第三,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第四,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 第五,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第六,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以上六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概括,这些又可以衍生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道德,还形成了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
7、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答案要点:(1) “为人民服务”这一思想,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集中体现。(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包含着社会主义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引导人们沿着社会主义道德的阶梯,不断向上攀登。
8、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答:在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集体主义原则是指导人们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经济前提;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共产党为执政党的人民当家作主的国体、政体,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政治前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集体主义的实施创造了文化前提。总之,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当家作主,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最重要的原则。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集体主义不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契合,而且也正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9、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
答案要点: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成事之基;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诚实守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10、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如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就要树立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操,弘扬爱国精神,践行报国之志,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心系人民、关爱人民、扶贫帮困、热心公益,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作贡献,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以崇高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按科学规律办事,抵制和反对各种违反科不的思想和行为。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勤勉敬业的精神和品德,抵制和反对一切贪图安逸、厌恶劳动的思想和行为。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就要大力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学会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抵制和反对一切损害他人、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思想和行为。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要将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作为立人之本、成事之基,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社会生活中自觉做到属守诚信,抵制和反对唯得是图、弄虚作假、背信弃义、不讲信誉等思想和行为。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要自觉增强法律和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自觉遵守纪律,抵制和反对无视法律权威、轻视纪律规章、违法犯法、破坏纪律的思想和行为。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要深刻认识社会主认现代化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精神,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当提倡和赞扬什么、反对和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善恶、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如何做:重视荣辱,树立荣辱意识;明荣辩耻,掌握科学内涵;趋荣避耻,贵在践行。
1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答:集体主义原则主张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提倡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为了集体利益而放弃个人利益,甚至为捍卫集体利益而献身。
  集体主义既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统一性,又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更不是任意地要个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无条件地牺牲个人利益。这种自我牺牲是有条件的必要的牺牲。
  ⑴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而个人利益已失去正当性,不牺牲这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因此,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就要求牺牲这种个人利益,而且这种牺牲也是必要的。
  ⑵ 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而个人利益又是正当的,在其他条件下是可以得到满足的,而在此时此地,不牺牲个人正当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时,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要求必须牺牲个人利益,这种牺牲表现出崇高的道德精神。
12、社会主义道德及其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道德,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的反映;是在无产阶级自发形成的朴素的道德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为指导,由无产阶级自觉地培养起来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先进道德体系。它属于共产主义道德体系。
  特征:科学性、群众性、实践性。
13、集体主义的含义和内容?
答:集体的本质意义,表现为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利益集团。无产阶级的集体扩大为包括整个国家,整个社会在内的集体。我国现阶段,集体主义原则中所维护的集体利益是以无产阶级为核心的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
  内容:(1)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重视个人的正当利益。
14、集体主义之所以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主要原因有哪些?
答:(1)集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的必然选择;(2)集体主义是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的;(3)集体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
15、试论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答:(1)改革开放以来,从商品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除了公有制经济外,也存在各种非公有制经济,这种经济结构变化,必然引起人们观念的变化,更多地反映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取向上,集中地表现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冲突。个人主义是和集体主义相对独立的一种道德行为原则。我们要提倡社会主义道德,就要反对个人主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
  (2)集体主义价值导向,既能使人民群众的个人正当利益得到保障,个人的价值、荣誉和尊严也能合理地得以实现,使个人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不断地得到提高;同时,又能使集体中每个成员,都关心集体、爱护集体,具有以集体利益为重的凝聚力。集体主义价值导向,能有效抵制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袭和毒害。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有着重要作用。
  (3)个人主义是私有制经济基础的产物,是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以及生活的基本态度。个人主义是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思想理论体系。个人主义是一种腐蚀剂,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格格不入,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背道而驰。
(4)个人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其目的是要引导人们背离社会主义走向资本主义。个人主义所强调的“个人中心”、“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私有财产制度是永恒的思想,是同我们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共同富裕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也是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西化”、“分化”的手段。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对个人主义。
上一篇: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难点:第三章

下一篇:自考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难点: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