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40法学概论自考串讲重点:第十一章民事诉讼法
第十一章 民事诉讼法
1.简述民事诉讼的概念及其基本原则?【2012.07】
答:一、民事诉讼是指在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争议的活动。
二、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有: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和保障与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的原则。
(2)辩论原则。
(3)调解原则。
(4)处分原则。
(5)检察监督原则。
(6)社会支持起诉原则。
2.简述地域管辖的概念及其种类?【2011.04】
答:一、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的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的权限和分工。
二、地域管辖分为:
(1)一般地域管辖。
(2)特殊地域管辖。
(3)专属管辖。
(4)协议管辖。
(5)选择管辖。
3.简述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2011.07】
答: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有:
(1)书证。
(2)物证。
(3)视听资料。
(4)证人证言。
(5)当事人的陈述。
(6)鉴定结论。
(7)勘验笔录。
4.简述送达的含义及其方式?【重点】
答:一、送达是指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送交当事人和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司法行为。
二、方式有:
(1)直接送达。
(2)留置送达。
(3)委托送达。
(4)邮寄送达。
(5)代转送达。
(6)公告送达。
5.简述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构成要件?【记忆】
答:妨碍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构成要件有:
(1)必须是有妨害行为。
(2)必须出于行为人的故意。
(3)在诉讼进行中发生的。
(4)此行为有碍于诉讼的进行而又未必构成犯罪的程度。
6.简述起诉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有: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7.简述执行的中止情形有哪些?【记忆】
答:执行的中止情形有:
(1)申请人表示可以延期的。
(2)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确有理由的异议。
(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公民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继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
(4)作为一方当事人或者其它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担人。
(5)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它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