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中国税制”讲义(1)

2015-08-06 15:46来源:福建自考网
自考中国税制讲义(1
第一章 税制概述
  本章典型试题分析
  一、名词解释
  1、税收
  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地征收实物或货币,以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工具。
  2、税制
  税收制度简称“税制”,是国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等形式规定的各种税收法规的总称。狭义的税收制度主要是指国家各种税收税法、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税收管理体制、征收管理法、征收办法、规定等。广义的税收制度除上述税法、征管法等法规外,还包括税务机构设置、计划会计统计、税务行政复议、征管组织形式及税务机关内部各项管理制度。
  3、税收的经济职能
  税收的经济职能是指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即税收在组织收入的过程中,必然改变国民收入在各部门、各地区、各纳税人之间的分配比例,改变利益分配格局,对经济产生影响。
  4、税收的财政职能
  税收的财政职能是指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即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能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到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
  5、税法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6、税收实体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税收程序法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指以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8、税收通则法
  税收通则法,是指对税法中的共同性问题加以规范,对具体税法具有约束力,在税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的税法。
  9、税收单行法
  税收单行法是指就某一类纳税人、某一类征税对象、或某一类税收问题单独设立的税收法律、法规和规章。
  10、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津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11、征税主体
  征税主体指税收法律关系中享有征税权利的一方当事人。
  12、纳税主体
  纳税主体即是税收法律关系中负有纳税义务的一方当事人。
  13、税收法律责任
  法津责任是指税收征税主体和纳税主体双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而必须承担的法律上的责任,也就是由于违法行为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
  二、单项选择
  1、税收属于( )范畴
  A、生产范畴 B、分配范畴 C、交换范畴 D、消费范畴
  [答案] B
  2、税收分配的依据是( )
  A、财产权利 B、政治权利 C、生产自来所有权 D、财产权利与政治权利
  [答案] B
  3、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
  A、税收 B、公债 C、规费 D、国有资产收益
  [答案] A
  4、对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交纳税款的抗税行为,《刑法》规定处以( )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以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
  A、2  B、3  C、4  D、5
  [答案] B
  5、税务人员违反规定,在发票发售、抵扣税款、出口退税中玩忽职守,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以(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A、2  B、3  C、4  D、5
  [答案] C
  三、多项选择
  1、税收的三性包括(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波动性
  [ 答案 ] ABC
  2、税收财政职能的特点是( )
  A、取得财政收入的重要性
  B、适用范围的广泛性
  C、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
  D、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
  [ 答案 ] BCD
  3、下列权利中属税务机关权利的是( )
  A、 税款追征权
  B、委托代征权
  C、估税权
  D、税收保全权
  [ 答案 ] ABCD
  4、按照税收违法的性质,程度不同,其法律责任可分为( )
  A、人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民事责任
  [ 答案 ] BCD
  5、税收在( )社会下具有三性。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 答案 ] ABCD
 
上一篇:毛邓三自考复习题(三)

下一篇:自考“中国税制”讲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