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十一)

2015-07-30 11:24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多选)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表现在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管行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单选)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
(单选)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单选)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多选)“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科学论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包括:
(1)    明确界定了市场经济的属性
(2)    消除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思想束缚
(3)    为我国最终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
(多选)市场经济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既有其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市场经济的共性主要表现为:企业是独立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经济运行有一个比较健全的法制环境
(简答)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1)    在所有制结构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在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三、市场机制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合
(单选)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
(多选)市场机制缺陷主要表现在:
(1)    在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存在外部性的场合,市场难以发挥调节作用
(2)    市场竞争会导致垄断的出现,但市场本身并不能消除垄断
(3)    不能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纯粹的市场调节会扩大收入差距
(4)    生产调节是一种事后调节,有一定的盲目性。
(多选)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1)    促进经济增长
(2)    增加就业
(3)    稳定物价
(4)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单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去实现调控的目标
上一篇: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十)

下一篇: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