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五)

2015-07-28 09:51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3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多选)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其中帝国主义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单选)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多选)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单选)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多选)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动力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论述)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采取的国家形式。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的因素。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为三大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单选)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单选)1930年1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书信,提出了“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简答)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依据是什么?
(1)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2)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3)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多选)“四马分肥”是国家税收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本家红利四个方面。
上一篇: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四)

下一篇:自考《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复习资料(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