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串讲资料(二)

2015-07-28 09:43来源:福建自考网
Ⅱ。 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大学语文》的课程内容包括语言文学知识、作品阅读分析和作文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要求如下:
  一、 语言文学知识部分
  (一) 语言知识
  语言知识的考核,应从阅读理解课文的需要出发,只对本教材中所出现的字词、语句的含义进行解释,不作语法方面的分析。(文言文)
  1. 解释常见文言词语的具体含义。主要是辨识古今意义有所不同的词语,特别注意掌握那些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
  2. 解释含有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词组或短语。这些常见文言特殊句式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名词作动词用、被动句式、倒序句式。
  3. 解释现代语体文中常见的疑难词语。
  (二) 文学知识
  《大学语文》中的文学知识,主要指的是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考核,以每篇作品前的作者或专书简介为依据;文体基础知识考核,以教材中四篇文体简介文章中所涉及的知识为依据。
  1. 作家作品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作者所属朝代或国别,重要作家的政治主张、文学主张、文学史地位和主要代表作。
  2. 阅读《议论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据类别: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论证方法:归纳法(含例证法)、演绎法、比较法(包括对比法、类比法)。
  驳论着眼点:驳斥论点、驳斥论据、驳斥论证。
  3. 阅读《记叙文的阅读与写作》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教材选篇中的材料予以辨识:
  叙述方式: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景物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
  议论方式:夹叙夹议、叙后评议。
  4. 阅读《诗歌的抒情方法》一文,理解下列名词术语,并能结合具体作品予以辨识:。
  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
  抒情方法: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包括自然天成、融情入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
  5. 阅读《小说的艺术特点》一文,结合具体作品,理解下列名词术语: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方法。
  心理刻画:直接心理描写、间接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等。
上一篇: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串讲资料(一)

下一篇: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串讲资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