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第八课《吃饭》

2015-07-27 09:19来源:福建自考网
第八课:《吃饭》
一、作者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1、作者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看出其中名实不符现象所掩盖的本质,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位的矛盾现象,得出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品”的哲理性结论,批判爱财不爱人的金钱婚姻观,嘲弄政客心口不一和以公权谋私利等不良世风。
2、同时,针对“给人弄得混乱颠倒”的社会现实,作者阐发了“和五味以调口”的传统思想,倡导了多元“相成相济”的和而不同社会理念。
本文由“吃饭”而引发的议题广泛,涉及社会人情世态诸相,在针砭时弊中闪烁着活泼的思想和智慧的光芒。
二、使用了类比的方法
文章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从吃饭说到结婚,说到艺术,说到政治,都是通过相似性联想展开的。其中,巧设陌生化的比喻是一个最显著的艺术特色。
如1、“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2、“一碗好菜仿佛一支乐曲”
3、“整个人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等比喻,都具有出奇制胜的审美效果。
三、本文的另一特点是广征博引,让读者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乐趣。
从柏拉图到孔子,从政治到经济,从音乐到烹调,从人情世态到人生观,作者似乎信手拈来,但处处涉笔成趣。这也显示出钱钟书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特征。 
上一篇: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第七课《咬文嚼字》

下一篇:自考《大学语文》课程重点讲义:第九课《我的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