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福建自考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串讲笔记 >

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2)

2015-07-22 15:31来源:福建自考网
劳动组织
  一、企业定员
  企业定员是指为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对配备各类人员所规定的限额
  1、定员的作用
  2、定员的范围
  基本生产工人、辅助生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
  3、定员的要求
  ⑴定员水平要先进合理;同行业先进水平、本企业历史最好水平
  ⑵定员依据要科学;总工作量、个人工作效率
  ⑶合理安排各类人员的比例关系;直接生产人员、非直接生产人员
  ⑷定员标准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断提高。
  4、定员标准
  国家定员标准、行业定员标准、地方定员标准、企业定员标准
  5、定员方法
  ⑴按劳动效率定员
  适用于以机器设备操作为主的工作,特别是实行多设备看管的工种。
  ⑶按岗位定员
  ①设备岗位定员;岗位量、岗位负荷量、生产班次和轮休组织形式
  ②工作岗位定员。
  ⑷按比例定员
  ⑸按组织机构定员
  适用于企业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定员。
  ⑹按零基定员
  最关键的环节是核定各岗位的工作任务量。
  6、定员的组织工作
  二、作业组的组织
  1、作业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为完成某项工作而相互协作的有关工人组织在一起的劳动集体。
  2、作业组和生产组基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情况下,一个生产组内可能包括几个作业组。
  3、需要组织作业组的情况
  ⑴生产工作不能直接分配给每个工人去单独进行;
  ⑵看管联动和其他大型、复杂的机器设备;
  ⑶加强劳动的协作和配合;
  ⑷没有固定的工作地或没有固定的工作任务时。
  三、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
  1、工作班制度
  单班制:
  多班制: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四班三运转、五班四运转。
  2、工作轮班的组织工作
  合理安排各班工人的倒班。
  正倒班、反倒班。
  反倒班解决了周末夜班工人打连勤的问题,但是只隔8小时,当然休息不充分。
  四、工作地的组织工作
  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工位器具是一种专门存放在制品和零件的专用器具。
  2、保持工作地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文明生产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5S的核心是素养。
  安全生产的内容:安全技术、劳动保护。
  3、正确地组织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
  简述工作地组织工作的内容
  1、合理装备和布置工作地;
  2、保持工作地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正确地组织工作地的供应、服务工作。
  劳动定额一、劳动定额及其作用
  1、劳动定额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活劳动消耗所预先规定的限额。
  2、劳动定额的表现形式
  ⑴时间定额(工时定额):生产单位合格产品或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时间消耗的限额;
  ⑵产量定额: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完成工作任务的限额;
  ⑶看管定额:常指“一人多机”管理形式;
  ⑷服务定额;
  ⑸工作定额。
  3、劳动定额的作用
  ⑴组织生产;
  ⑵组织分配。
  二、工序结构分析和工时消耗分类
  1、工序结构分析
  工序要素有两种情况:按机动系统分:工步、走刀;按手动系统分:操作、动作。
  2、工时消耗分类及其代号
  三、标准时间的构成与计算
  1、标准时间的构成
  标准时间是指具有平均技术熟练程度的操作者,在标准作业环境和条件下,以正常作业速度和标准的程序方法,完成某一作业所需要的总时间。
  通过“标准时间系数”将“标准时间”调整为“定额时间”。
  2、标准时间的计算
  ⑴多工序批量生产标准时间计算
  ①单件时间计算公式
  单件时间Td=作业时间Tz+作业宽放时间Tzk+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Tgxk
  ②工序单件核算时间
  ⑵单工序批量生产标准时间计算
  ①工作班作业时间
  工作班作业时间Tgz=工作班制度时间Tb-(作业宽放时间Tzk+个人需要与休息宽放时间Tgxk)
  ②工作班产量定额
  3、标准时间使用系数
  ⑴生产技术条件系数;
  ⑵批量系数;
  ⑶定员系数;
  ⑷设备看管系数。
  四、劳动定额的管理
  1、劳动定额的制定
  ⑴原则:先进合理。
  ⑵要求:快、准、全。
  ⑶方法:
  ①经验估工法;
  定额员、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组成估工组。
  ②统计分析法;
  ③类推比较法;
  新产品试制或单件小批生产采用。
  ④工时测定法;
  ⑤定额标准资料法。
  2、劳动定额的贯彻。
  3、劳动定额的统计。
  4、劳动定额的修订。
上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1)

下一篇:自考“企业管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3)